原始文章

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晚期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後,洗腎、重大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風險都比較低。這表示GLP-1 RAs有機會延緩腎臟惡化,提升高風險族群的存活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若使用GLP-1 RAs可能降低急性腎臟疾病的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及不良腎臟事件。透過TriNetX資料庫及傾向分數配對比較,結果顯示GLP-1 RA使用者風險較低。研究強調GLP-1 RAs在個人化治療中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開始透析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的長期好處。研究分析了82,041名患者,發現使用GLP-1RAs的患者在中位隨訪1.4年後,死亡風險、重大心血管事件及腎事件顯著降低。特別是在使用長效GLP-1RAs、BMI較高、HbA1c較低及腎功能較好的患者中效果更明顯。結論指出,對於急性透析的糖尿病患者,GLP-1RAs並不會造成傷害,儘管觀察性研究有其局限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對糖尿病腎病(DKD)成人的療效。研究涵蓋364名輕度至中度DKD患者,經過至少六個月的GLP-1RA治療後,血紅蛋白A1c(HbA1c)顯著下降1.77%,尿液白蛋白與肌酐比率(UACR)下降40.3%。此外,腎小球過濾率(eGFR)、血壓和脂質指標也有改善。病程少於10年的患者改善更明顯,且服用ACE抑制劑或ARB的患者血壓下降更顯著。總體來說,GLP-1RA治療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心血管風險及減緩腎病進展。 PubMed DOI

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因其對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腎病(CKD)患者的潛在好處而受到關注。心血管結果試驗(CVOTs)顯示,GLP-1RAs可減少尿蛋白、降低心血管風險,並可能減緩腎功能下降。FLOW試驗顯示,1.0 mg的semaglutide能顯著降低CKD患者的腎病進展,顯示GLP-1RAs在腎臟健康管理中的潛力。此外,文章也探討了tirzepatide作為腎臟保護劑的可能性。 PubMed DOI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對於第二型糖尿病(T2D)及慢性腎病(CKD)或末期腎病(ESKD)患者來說是一大健康挑戰。研究顯示,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能有效減少心血管事件、改善血糖控制及促進體重減輕,但在晚期CKD和ESKD的使用受到限制。回顧性研究發現,接受GLP-1RAs的患者在36個月內平均體重減輕9.6%,而DPP-4抑制劑組僅減輕2.4%。GLP-1RAs在治療持續性、體重減輕及血糖控制上均優於DPP-4is。 PubMed DOI

針對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腎病(CKD)患者,進行了一項系統性回顧,分析了10項隨機對照試驗,涵蓋18,042名患者。結果顯示,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s)能顯著降低重大不良腎事件的風險(相對風險RR 0.82),並在全因死亡率上有下降趨勢(風險比HR 0.84),特別是對3b期CKD患者。然而,心血管事件方面未見顯著差異,可能因統計能力不足。總體來看,GLP-1 RAs有助於改善腎臟健康及降低死亡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進行了系統性回顧和隨機對照試驗的統合分析,評估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最終納入12項試驗,共17,996名參與者。結果顯示,GLP-1RAs能顯著降低腎臟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並改善全因死亡率。雖然研究有一些限制,但結果支持在CKD患者中使用GLP-1RAs,特別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更明顯。 PubMed DOI

這篇綜述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 受體激動劑在慢性腎病 (CKD) 和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涵蓋42項研究,涉及48,148名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中位數66歲,隨訪26週。主要發現顯示,GLP-1 受體激動劑可能降低全因死亡和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但對心血管死亡、腎衰竭及重度低血糖的影響則不明確。整體來看,這類藥物在CKD和糖尿病患者中有潛在益處,但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一項大型真實世界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比起GLP-1受體促效劑,未來需要洗腎等腎臟替代治療的風險較低,兩者死亡率則差不多。這表示SGLT2抑制劑在腎臟保護上可能更有優勢。 PubMed DOI

這項多國研究分析同時有慢性腎臟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發現開始用GLP-1受體促效劑的人,腎衰竭和心衰竭發生率比用SGLT2抑制劑的人高。這提醒我們,了解這些藥物在真實世界的效果很重要,對未來治療比較有幫助。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