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來自低社經背景、患有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大多有智慧型手機,也願意用科技接受營養諮詢。即使教育程度不高,他們仍認為遠距醫療營養支持很有幫助,障礙也不多。用手機進行遠距營養照護,對這群人來說很有發展潛力。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臨床試驗評估科技支持的行為介入對於超重成人(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和慢性腎病)的健康影響。研究中256名參與者中,有186人完成了6個月的評估。結果顯示,行動健康介入未顯著改善體重或尿鈉、尿磷排泄,但參與自我監測的個體在3個月時有明顯的體重減輕。雖然短期內有成效,但長期來看,基於理論的行為諮詢並未優於標準建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末期腎病患者開發了一部動畫營養教育影片,內容基於「腎病中的健康飲食」資訊圖表,並提供多語言版本。研究招募了125名接受透析的參與者,發現觀看影片後,他們的營養知識顯著提升,平均得分從67.73%增至82.32%。雖然結果顯示影片教育有效,但知識得分與參與者的年齡、收入或教育程度無關。整體來看,這項研究顯示影片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識,可能促進更好的健康行為。 PubMed DOI

在2020年3月,因應COVID-19疫情,美國開始允許腎臟護理提供者透過遠距醫療進行血液透析。研究分析了Medicare的索賠資料,發現疫情前16個月中,遠距醫療使用增加35%,使得醫療提供者的就診頻率上升1.4%。這在偏遠地區尤為明顯,因為患者需長途旅行就診。不過,遠距醫療與住院率之間並無顯著關聯。總體來看,雖然遠距醫療略微提升了就診頻率,但對住院率影響不大,對偏遠地區患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一個為期12週的數位健康介入對多囊腎病(PKD)患者的影響,屬於腎臟BEAM試驗的一部分。研究顯示,介入組的心理健康得分顯著提升,平均增加4.2分(P = .012),且在情緒健康和能量等方面也有改善。雖然身體健康得分無顯著差異,但患者的活躍度和體重有顯著變化。質性訪談指出,計畫提供了同儕支持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總體而言,這項數位介入被認為可接受,並有潛力改善PKD患者的生活品質,建議進一步研究以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系統性評估了數位健康介入(DHI)對透析病人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透過隨機對照試驗(RCT)進行統合分析。研究團隊搜尋了五個資料庫,最終分析了17項RCT,涵蓋1,438名透析病人。結果顯示,DHI顯著改善了整體治療依從性,標準化平均差(SMD)為1.88,雖然證據確定性較低。特別是在藥物和透析治療依從性方面,DHI也有顯著改善,顯示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一個數位教育介入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結果顯示介入組在代謝控制和治療遵從性上有顯著改善。85位患者被隨機分為介入組和常規護理組,六個月後,介入組的體重減輕達8.7公斤,BMI下降3.0,空腹血糖和HbA1c也有明顯改善。此外,介入組的糖尿病知識和用藥遵從性提升,患者滿意度也增加。研究建議結合數位工具和社交媒體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管理。 PubMed DOI

在大型醫療體系導入臨床決策支援(CDS)工具後,糖尿病患者的CKD篩檢率從35%大幅提升到72%。不過,像ACEi/ARB使用率和腎臟科共同照護等治療指標進步有限。針對SGLT2 inhibitor的提醒則明顯提升了用藥率。整體來說,CDS工具對提升CKD篩檢很有效,但對整體照護品質的幫助有限,效果不一。 PubMed DOI

這款專為CAPD患者設計的遠距照護App,能大幅減少住院天數和次數,病人和護理人員都很滿意。App提升病人安全和支持,減少回診需求,也能順利整合到照護流程,展現出價值導向醫療的優點。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雖然多數非透析CKD患者收入中等、沒領食物補助,但還是常遇到食物負擔、健康限制和缺乏支持等問題。現有的食物安全評估方式,可能沒辦法完整反映CKD患者的實際困難,建議應該發展更全面的評估工具。 PubMed DOI

**重點摘要:** 這項研究開發並驗證了一份用來評估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對飲食的知識、態度與行為(KAP)的問卷。在199位CKD患者中,經過六個月的飲食衛教後,KAP分數明顯提升,腎功能也有所改善。研究結果強調,在CKD的治療管理中,納入飲食衛教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