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針對超過12萬6千名糖尿病患者的大型研究發現,使用DPP-4抑制劑、GLP-1受體促效劑及SGLT2抑制劑,和痔瘡發生風險降低有關,尤其SGLT2抑制劑效果最明顯。這表示部分糖尿病藥物可能有助預防痔瘡。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比較了不同糖尿病藥物對預防2型糖尿病患者高鉀血症的效果。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相較於DPP-4抑制劑,有較低的高鉀血症風險。這些好處在各個次群組和每個藥物類別內都一致。總結指出,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尤其是對於有高鉀血症風險的患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肝硬化風險的影響,並與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比較。研究結果顯示,GLP-1RAs與肝硬化發生率無顯著關聯,而SGLT-2抑制劑則與較低的肝硬化風險相關。總體而言,GLP-1RAs未能降低肝硬化風險,但SGLT-2抑制劑顯示出保護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對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靜脈血栓栓塞(VTE)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使用GLP1-RA的患者VTE發生率較低,每1000患者年為6.1次,風險比為0.78,顯示其可能降低VTE風險。這項研究納入了540,258名患者,結果顯示GLP1-RA的潛在益處不僅限於血糖控制,還可能有助於降低VTE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是否能降低視網膜靜脈阻塞(RVO)的風險,並與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進行比較。研究涵蓋了2006至2023年間在21個國家新開處方的79,486名成人患者。結果顯示,使用GLP-1RAs可顯著降低RVO風險(風險比0.73),特別是在年齡50歲以上、黑人及高風險群體中,顯示其在糖尿病相關眼部併發症管理上的潛在優勢。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多國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一開始用SGLT2抑制劑,5年內得到黃斑部病變(特別是乾性AMD)的機率,比用DPP-4抑制劑的人低。這效果在白人、用empagliflozin或dapagliflozin、腎功能好、血糖和血壓控制佳的人更明顯。SGLT2抑制劑可能額外幫助糖尿病患者預防AMD。 PubMed DOI

一項針對超過8萬名年長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新一代降血糖藥(如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GLP-1類似物)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這表示這些藥物除了控制血糖,還可能有預防失智的額外好處。 PubMed DOI

一項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使用GLP1-RA治療的人,比起用DPP4抑制劑的人,發生嚴重腸胃道問題(如胰臟炎、肝衰竭、腹膜炎、消化性潰瘍、腸胃出血)的風險較低。這顯示GLP1-RA除了降血糖外,還有腸胃保護作用,未來選藥時可多加考慮。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非創傷性腦出血、缺血性中風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都明顯降低。這顯示GLP-1RAs有預防腦出血的潛力,但還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來證實。 PubMed DOI

最新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用GLP-1受體促效劑,罹患跟肥胖有關的腸胃道癌症風險,比用其他糖尿病藥物的人還要低。這種保護效果在跟胰島素相比時最明顯,跟其他常見藥物比也有差異。代表GLP-1RAs除了降血糖、減重,還可能有預防癌症的潛力。 PubMed DOI

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比起SGLT2抑制劑,較不容易發生下肢截肢、糖尿病足潰瘍和死亡,尤其是本來就有高風險(像是有周邊動脈疾病或曾有足部潰瘍)的人。GLP-1RAs可能是較安全的選擇,但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