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大型醫院研究發現,乳酸林格氏液和生理食鹽水在降低90天內死亡或再住院風險上,效果差不多,沒有明顯差異。對一般住院病人來說,兩種靜脈輸液選擇都可以,沒有哪一種特別有優勢。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在神戶大學醫院進行,探討0.9%氯化鈉(生理食鹽水)和平衡晶體液對接受腎臟活檢的兒童影響。研究期間為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參與者年齡1到19歲。結果顯示,兩組均未出現低鈉血症,血清鈉水平相似(生理食鹽水138.7 mEq/L vs. 平衡晶體液138.9 mEq/L)。不過,生理食鹽水組的血清氯化物顯著增加,碳酸氫根濃度較低。總體而言,兩種液體均有效預防低鈉血症,臨床意義差異不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低排出量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和延長間歇性腎臟替代療法(PIRRT)在急性腎損傷(AKI)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比較了每小時12.5 mL/kg的低排出量與標準的每小時25 mL/kg,納入72名患者。結果顯示,兩組在基線特徵相似,90天死亡率和腎功能恢復無顯著差異。低排出量組的尿素Kt/V較低,但無需轉換為標準排出量,且低磷血症發生率較低。結論指出低排出量療法可行,但需進一步隨機對照試驗驗證。 PubMed DOI

敗血症是一種嚴重的病況,會引發無法控制的炎症反應,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和高死亡率。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對於管理敗血性休克患者的液體過載和免疫反應至關重要。本研究分析了2016至2021年間61名ICU患者的液體平衡變化,發現適當的液體管理可將90天死亡率風險降低50%。CRRT雖然縮短住院時間,但因機械通氣需求,間接延長住院天數。維持最佳液體平衡對降低死亡率和併發症至關重要,建議未來進行多中心研究以確認結果。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對於有高乳酸血症且需要接受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的重症病人來說,使用區域性枸櫞酸抗凝(RCA)相比於不使用抗凝劑或使用heparin(肝素),可以顯著降低短期和長期的死亡率。RCA看起來是這類病人更安全、效果更好的抗凝策略。 PubMed DOI

這篇回溯性研究發現,使用等張性枸櫞酸溶液和較低劑量時,CKRT過濾器較容易提早凝血;而高張性枸櫞酸則能延長過濾器壽命。研究建議枸櫞酸的種類和劑量會影響過濾器壽命,但還需要更多臨床試驗來證實。 PubMed DOI

澳洲和紐西蘭的大型研究發現,重症病人增加腸道蛋白質攝取(每公升100克 vs 63克),對90天內存活出院天數、存活率、呼吸器使用天數等主要結果都沒明顯幫助。簡單說,重症時多補蛋白質,並不會讓病人恢復得更好。 PubMed DOI

英國一項針對16,500名ICU插管病人的大型研究發現,保守型氧氣治療(目標SpO₂ 88–92%)和一般氧氣治療相比,90天死亡率沒有明顯差異,住院天數和其他結果也差不多。減少氧氣用量是安全的,但不會提升存活率。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國際研究發現,心臟手術時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釋(ANH)這方法,並沒有比傳統做法更能減少病人接受捐贈紅血球輸血的機率,兩種方式在安全性上也差不多,效果沒有明顯差異。 PubMed DOI

這項非洲臨床試驗發現,對因腸胃炎脫水的嚴重急性營養不良兒童來說,口服和靜脈注射補液的死亡率差不多,且靜脈注射沒有增加液體過多或心臟衰竭的風險。結果顯示,靜脈注射補液其實跟口服一樣安全,也讓現有不建議靜脈注射的指引有了新挑戰。 PubMed DOI

對於接受CRRT超過72小時的重症病人來說,前72小時內不管是低或高的淨超濾速率(UF<sup>net</sup>),都跟28天內死亡率較高有關。反而是中等速率(1.01–1.75 mL/kg/h)死亡率最低。看來這個範圍最理想,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最適合的標準。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