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大型國際研究發現,心臟手術時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釋(ANH)這方法,並沒有比傳統做法更能減少病人接受捐贈紅血球輸血的機率,兩種方式在安全性上也差不多,效果沒有明顯差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氨甲環酸對肝臟切除癌症患者的出血和輸血影響。從2014年到2022年,共有1384名參與者隨機接受氨甲環酸或安慰劑。結果顯示,氨甲環酸組有16.3%需輸血,安慰劑組為14.5%,兩者差異不大。手術出血量也相似,但氨甲環酸組的併發症發生率較高。總結來說,氨甲環酸未能減少出血或輸血需求,卻可能增加術中併發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不同輸血策略對心肌梗塞合併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結果顯示,CKD的不同階段與輸血策略之間沒有顯著互動。對於eGFR低於30的非透析患者,限制型輸血策略的死亡或再次心肌梗塞風險較高。對於eGFR在30到60之間的患者,兩種策略風險相似,而透析患者的風險差異也不大。總體來看,寬鬆型輸血策略在非透析依賴的重度CKD患者中可能更安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三種血液透析方式對腸道灌注和全身性炎症的影響,包括標準血液透析、冷血液透析和高容量血液透析濾過。四十名患者接受為期兩週的隨機治療,分析血液樣本中的微生物DNA及急性期反應標記物。結果顯示,所有透析方式對腸道健康和全身性炎症的影響相似,並未發現細菌轉位或顯著的急性期反應,挑戰了高容量血液透析濾過在這方面的優越性。 PubMed DOI

這項臨床試驗發現,對於接受選擇性開心手術的低風險成人,手術期間和術後使用 GLP-1 促效劑 exenatide,和安慰劑相比,並沒有降低死亡、中風、腎衰竭或心衰竭的風險。不良事件發生率也差不多,顯示 exenatide 在這情境下沒帶來明顯好處。 PubMed DOI

對沒在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roxadustat 用較低體重基準劑量,提升血紅素效果比標準劑量差,尤其是第5期CKD。不過,兩種劑量達標血紅素的比例差不多,且低劑量血紅素波動和藥物暴露較少。建議第3–4期CKD可用低劑量,第5期則不建議。安全性兩組差不多。 PubMed DOI

一項6週、31位洗腎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血容量變化導引的超濾控制(BV-UFC)系統,可以有效減少洗腎時發生低血壓的次數,效果比傳統方式更好。BV-UFC會根據即時監測自動調整體液移除速率,幫助達到預定移除量,且安全性無虞,有助提升洗腎穩定性與治療效果。 PubMed DOI

一項針對342位高風險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患者的臨床試驗發現,中腦膜動脈栓塞並未顯著降低6個月內復發率(14.8%對21.0%,P=0.13),再次手術率也無明顯差異。整體來說,MMA栓塞安全,併發症少。雖然統計上沒顯著差異,但結果與其他研究一致,顯示MMA栓塞仍有潛力,需更多研究確認。 PubMed DOI

英國一項針對16,500名ICU插管病人的大型研究發現,保守型氧氣治療(目標SpO₂ 88–92%)和一般氧氣治療相比,90天死亡率沒有明顯差異,住院天數和其他結果也差不多。減少氧氣用量是安全的,但不會提升存活率。 PubMed DOI

一項大型醫院研究發現,乳酸林格氏液和生理食鹽水在降低90天內死亡或再住院風險上,效果差不多,沒有明顯差異。對一般住院病人來說,兩種靜脈輸液選擇都可以,沒有哪一種特別有優勢。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分析1,020位腎臟移植病人,發現術後2天內發生低血壓,會增加延遲移植物功能、住院天數變長及移植物失敗的風險;但手術中低血壓則沒有這些影響。也就是說,術後低血壓才是腎臟移植後不良結果的關鍵風險因子。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