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針對185位小朋友的研究發現,使用desmopressin(DDAVP)和遺尿警報器(EA)治療夜間遺尿,短期效果差不多,但EA治療後比較不容易復發。有家族史、遺尿頻率高、膀胱容量小,治療成功率會比較低。整體來說,EA的治療效果可能比較持久。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評估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夜間多尿的影響,特別是短效的tofogliflozin。研究調查了142名患者,結果顯示未使用SGLT2抑制劑的患者中有40.6%有夜間多尿,而使用SGLT2抑制劑的患者中則有53.4%。使用tofogliflozin的患者中,65.2%報告沒有夜間多尿,顯著高於其他SGLT2抑制劑的38%。這顯示tofogliflozin可能較其他SGLT2抑制劑更不易引發夜間多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急性糖尿病對膀胱功能及形態的影響,特別是'empagliflozin'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Wistar Albino大鼠中的效果。大鼠分為四組:對照組、'empagliflozin'組、糖尿病合併'empagliflozin'組及糖尿病組。結果顯示,接受'empagliflozin'的糖尿病組在膀胱收縮反應上顯著增強,且膀胱肌層出現肥大,顯示急性糖尿病對膀胱功能有明顯影響,與慢性糖尿病效果不同。 PubMed DOI

嚴重低鈉血症治療時,鈉值常因ADH偏低而上升過快,初步尿液檢查有助預測風險。Desmopressin可有效控制鈉值上升,但若水分補充過多,反而會讓鈉值過低。治療過程需密切監測並個別調整,才能避免併發症。 PubMed DOI

這份分析發現,兒童尿床用藥合併治療(特別是desmopressin加抗膽鹼藥)效果比單一用藥好,反應率高且副作用少。不過,對預防復發沒明顯幫助,且證據力有限。整體來說,這些藥物都算安全。 PubMed DOI

這篇統合分析顯示,SGLT2抑制劑對10到24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不但能有效降低HbA1c,改善血糖控制,安全性也不輸安慰劑,沒有增加副作用風險。使用SGLT2抑制劑還能減少需要救援藥物或停藥的情形,整體來說,對年輕族群是安全又有效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針對中重度混合型尿失禁女性,若保守治療或口服藥無效,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素(Botox)和中段尿道懸吊手術,六個月後都能明顯改善症狀,整體效果差不多。手術對壓力型尿失禁改善較好,但兩種治療對急迫型尿失禁效果類似。不良反應發生率也相近,兩種治療都可考慮,選擇可依病人和醫師討論決定。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rituximab(RTX)單獨治療兒童特發性腎病症候群,6週內完全緩解率明顯低於類固醇(33.3%比100%),但對RTX有反應的孩子後續都沒復發,類固醇組則常復發。兩組安全性和類固醇總暴露量差不多。總結來說,RTX誘導緩解效果較差,但有反應者緩解較持久。 PubMed DOI

這篇回顧發現,rHuEPO和DA治療CKD兒童貧血,提升血紅素的效果差不多。rHuEPO初期治療較省錢,但若效果不好,換用DA可能有幫助,只是費用會增加。不過,因為相關研究不多,結果還是有些限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對於70歲以上的type 1心腎症候群患者,超濾治療比利尿劑效果更好,不僅能更快減輕體重、改善呼吸困難、縮短住院天數,出院後半年內回診次數也較少,且安全性相當。超濾有機會成為年長患者更理想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年長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剛開始用SGLT-2抑制劑時,前一個月可能因夜尿增加,睡眠品質會暫時變差。不過,隨著血糖控制變好,三個月後睡眠品質通常會恢復甚至更好。建議醫師開藥時要提醒病人短期內可能會睡不好,並協助調整飲水量。未來還需要更長期的研究來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