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有XLH的兒童,即使有補充磷酸鹽和維生素D,骨骼還是會異常生長,尤其骨頭會變寬,比長高還明顯,青春期時最明顯。這可能是身體為了補償礦物質流失和佝僂症。Frame index(FI)可以用來評估骨頭寬度和身高的比例,對追蹤這些孩子的生長和骨骼健康很有幫助,未來臨床和研究都能用得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對兒童生長失敗的影響,涵蓋了120名兒童、250名父母和445名健康專業人員的觀點。研究指出五個關鍵主題:心理健康下降、生活參與受限、應對症狀和治療挑戰、促進及時介入的重要性,以及平衡生長與健康的優先事項。這些結果顯示,對CKD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會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以幫助他們應對生長障礙帶來的多重挑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SLC34A1和SLC34A3基因變異對腎臟磷酸鹽流失的影響,可能引發低磷血症及高鈣尿症等問題,進而導致腎結石和腎鈣化。研究在2010至2023年間於格勒諾布爾大學醫院進行,涵蓋11名患者,發現90%有高鈣尿症,45%有高鈣三醇血症。管理策略包括超水合和飲食調整,效果良好,部分患者腎功能正常。研究強調需針對個別患者制定管理計畫,並指出氟康唑等藥物的潛力,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Brunkhorst等人針對113名擁有SLC34A1和SLC34A3基因變異的患者進行研究,這些基因與罕見的磷浪費疾病有關。研究分析了患者的臨床表現、生化特徵及治療結果,發現這些基因變異與不同的表型相關,且治療上可能面臨挑戰。作者強調需進一步研究,以改善治療策略,並深入了解這些疾病對患者長期影響。 PubMed DOI

X連鎖低磷血症(XLH)是一種罕見的代謝性骨骼疾病,與PHEX基因突變有關,主要影響骨骼和牙齒。這種病會導致過多的FGF23產生,造成腎臟流失磷酸鹽,進而引發低磷血症、佝僂病、骨軟化症等問題。患者需要多學科的專業照護,傳統治療如口服磷酸鹽和活性維他命D效果有限。最近引入的單克隆抗體burosumab改善了治療策略,臨床建議也更新,以提升診斷和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印度18歲以下兒童的難治性佝僂病進行調查,招募72名患者,首次就診時中位年齡為2歲。常見症狀包括生長不良、多尿和骨折等。主要病因有遠端腎小管酸中毒、遺傳性低磷佝僂病等。透過基因測序,71名兒童中發現61個基因變異,77.5%診斷率,顯著基因包括SLC4A1等。部分患者在隨訪中進展為慢性腎病,特別是囊性纖維化和dRTA患者。 PubMed DOI

兒童肥胖對骨骼健康帶來複雜挑戰,受到多種內分泌、代謝和機械因素影響。雖然過多體脂肪可能提高骨礦密度,但卻也增加骨質差和骨折風險。特別是有綜合症肥胖或飲食失調的孩子,可能面臨獨特的基因和荷爾蒙問題,導致骨骼脆弱。近期研究顯示,像GLP-1受體激動劑的新藥和減重手術能幫助減重,但對骨骼健康的影響仍需進一步探討。本文綜述了肥胖對骨骼健康的影響機制及未來研究方向。 PubMed DOI

在有胰臟功能不全的囊腫性纖維化(PI-CF)成人中,GIP這種腸促胰島素荷爾蒙能減少骨質流失(用CTX指標評估),但GLP-1沒這效果。這現象在健康人也看得到。因為PI-CF患者的腸促胰島素反應跟一般人不同,GIP又能降低骨質流失,所以「腸道-骨骼軸」在囊腫性纖維化骨骼疾病的影響值得再深入研究。 PubMed DOI

隨著年紀增長,加上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骼異常,會讓長者骨頭更脆弱、血管更容易鈣化,也更容易虛弱。礦物質失衡和FGF23-Klotho路徑異常,會提高骨折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早治療很重要,因為多重用藥、肌少症和認知退化都會讓健康狀況更糟。這群高風險族群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改善治療和降低骨折風險。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晚期慢性腎臟病兒童從傳統血液透析改用線上血液透析過濾(OL-HDF)一年後,骨骼健康指標明顯改善,顯示OL-HDF有助於骨骼代謝,但對身高成長則沒顯著影響。 PubMed DOI

大約三分之一接受腎臟移植的小朋友,移植後一年內會有持續性的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移植前透析時間越久、血磷越高,風險越大。這會影響移植腎的存活率,但對生長發育沒明顯影響。建議移植前後都要好好管理礦物質骨骼疾病,並定期追蹤PTH數值。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