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在英國,腎臟移植失敗後開始洗腎的病人,通常是在醫院、腎功能還不算太差時就開始洗腎,而且多半選擇血液透析。這些人在開始洗腎後的前三個月,死亡風險也比原本腎衰竭才洗腎的人高,顯示他們需要更細緻的照護和管理。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RETRAITE研究調查了2015至2020年間在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醫院接受腎臟移植的70歲以上患者。研究發現,149名老年受者中,1年移植物存活率為87.9%,33%的患者出現顯著併發症。主要風險因素包括治療性抗凝、周邊動脈病及移植物功能延遲。研究強調,與移植物和供體相關的因素對發病率和死亡率影響更大,而不僅僅是年齡。預防性和活體供體移植能帶來更好的結果,顯示其在老年患者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09至2020年間,巴塞隆納移民與西班牙患者在腎臟替代療法的選擇。673名患者中,113名為移民,79.5%選擇血液透析,僅12.5%選擇腹膜透析。相比之下,西班牙患者的選擇較為均衡,55.5%選擇血液透析,25%選擇腹膜透析。移民的腎小管過濾率較低,且隨訪時間短,語言障礙影響其選擇。研究顯示,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對健康差異有重要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1978至2019年間,20歲前開始腎臟替代療法(KRT)患者的腎臟移植(KT)情況。共評估12,623名患者的第一次KT,發現隨著後續移植,獲得率逐漸下降:第一次87.8%、第二次72.7%、第三次60.5%。年輕患者和女性的第一次KT獲得率較低,且某些腎病患者獲得KT的機會也較少。研究強調了不同群體在KT獲得上的差異,並指出預防性移植和長期存活的移植物能提高重新移植的機會。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臟移植失敗後,腹膜透析(PD)和居家血液透析(HHD)的選擇差異,特別關注性別和社會經濟地位(SES)的影響。分析了2000至2020年的ANZDATA資料,共有3,521名患者參與,其中38%為女性。主要發現顯示,男性選擇PD的可能性顯著低於女性,而更傾向於HHD。在社會經濟劣勢地區,男性選擇PD的機率更低,但HHD的選擇則較高。結果強調了性別和社會經濟背景對透析方式選擇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加泰羅尼亞腎衰竭患者的癌症發生率,結果顯示透析患者的癌症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SIR 2.11),而腎臟移植者的風險接近四倍(SIR 3.82)。研究分析了2003至2021年間21,595名透析患者和8,037名移植者的數據,並連結腎臟及癌症登記資料。年輕患者、腎小球疾病患者及移植時間較長者的癌症發生率較高。特定癌症方面,透析患者的腎臟癌和甲狀腺癌,以及移植者的皮膚癌均顯著增加,顯示腎衰竭人群中癌症的重大負擔,強調針對性健康政策的必要性。 PubMed DOI

一份針對歐洲腎臟科醫師的調查發現,多數醫師會為無保險移民提供透析,但很少安排腎臟移植。主要困難有語言不通、病史不完整及病患未來不確定。許多醫師不清楚官方指引,團隊壓力大,但仍認為照顧這些病患是道德責任。法律規範不一,導致照護不一致。 PubMed DOI

重症急性腎損傷患者若較早開始洗腎,90天後持續需要洗腎的人會比較多。不過,對本來就很可能需要洗腎的患者來說,提早洗腎並不會明顯增加長期洗腎的風險。這代表長期洗腎的風險,主要是因為有接受洗腎,而不是洗腎開始得早不早。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變常會惡化到末期腎臟病,腎臟移植是最佳治療。糖尿病患者若同時做胰臟和腎臟移植,可同時改善糖尿病和腎衰竭,但手術風險較高。糖尿病移植者併發症、死亡率都比非糖尿病者高,心臟問題是主要死因。移植後新發糖尿病也要注意,和年齡、肥胖、家族史等有關。降血糖藥物安全性還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英國一項針對晚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大型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生嚴重急性腎損傷、開始腎臟替代治療和死亡。不過,男性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比例較高,並不是因為他們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較高。此外,實際接受腎臟專科照護的女性人數比預期還少。總結來說,急性腎損傷無法解釋男性較常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原因。 PubMed DOI

澳洲偏鄉腎臟病患發生率高,但移植機會少,主因是交通不便和醫療資源不足。調查發現,若能加強同儕支持、資訊提供、減輕經濟壓力,並讓病患更容易接受評估和拿藥,有助提升移植經驗和結果。優化這些面向,能改善偏鄉病患的移植狀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