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份統合分析顯示,急性心肌梗塞後2週內開始用SGLT2抑制劑是安全且耐受性不錯,能有效降低未來因心衰竭住院的風險,也有助於改善左心室射出分率。不過,對於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中風或全因住院的風險並沒有明顯幫助,且不會增加嚴重副作用的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評估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 2 (SGLT2) 抑制劑在急性心臟衰竭 (AHF) 患者中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回顧了 13 項隨機對照試驗,分析了 4,053 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SGLT2 抑制劑能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再入院率及心臟衰竭惡化,並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增強利尿效果。此外,這些藥物還能降低血清 NT-proBNP 水平,且不會增加不良事件的風險。總體來看,SGLT2 抑制劑在治療 AHF 時是安全且有效的。 PubMed DOI

根據一項針對急性心衰竭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綜合分析,早期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分析涵蓋16項研究,共15,073名患者,結果顯示早期使用SGLT2i能顯著降低心衰住院風險(風險比0.79)及急性腎損傷(風險比0.76),且N端前B型利鈉肽水平明顯下降。安全性方面未見顯著問題,顯示早期使用SGLT2i是安全的,特別是empagliflozin表現出更佳效果。總體而言,對急性心衰竭住院患者,早期使用SGLT2i有助於減少再住院風險且不增加安全隱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對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影響。研究團隊分析了七項研究,涵蓋11,407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is對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率或中風的發生率無顯著降低,但能顯著減少心衰竭風險,並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數。結論指出,SGLT2is在降低心衰竭風險及增強心臟功能方面有益,雖然對MACE或死亡率影響不大。該研究已在PROSPERO註冊,識別號為CRD42024506806。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在有心肌梗塞(MI)病史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涵蓋10項隨機對照試驗,共22,266名患者,其中51.2%有2型糖尿病。結果顯示,使用SGLT2抑制劑的患者住院心衰竭率顯著降低(RR 0.77),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也減少(RR 0.88),但全因死亡率無顯著差異(RR 0.88)。這些好處在不同時間的MI患者中一致,但對全因死亡率的影響仍不明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對急性心肌梗塞(AMI)後心血管結果的影響。雖然最近建議將其用於AMI治療,但對全因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的影響仍有爭議。研究分析了八項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顯示SGLT2-I能顯著降低心衰住院風險(比值比0.66)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值比0.79),但對全因死亡率無顯著影響(比值比0.84)。總結來說,SGLT2-I對AMI後心衰住院和心血管事件有益,但對死亡率無影響。該研究已註冊於CRD42024542335。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了急性心臟衰竭(AHF)患者早期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的效果與安全性。分析涵蓋七項隨機對照試驗,共2,320名患者,重點在全因死亡率和心臟衰竭再住院率。結果顯示,早期使用SGLT2is可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勝算比0.71)及再住院風險(勝算比0.73)。雖然安全性評估因事件發生率低而較困難,但研究建議在AHF患者中早期使用SGLT2is可改善預後,值得考慮。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研究發現,急性心肌梗塞後使用SGLT2抑制劑的病人,一年內再發心肌梗塞、住院、死亡和心臟驟停的風險都比較低。不過,對急性心衰竭住院、心房顫動或中風的影響則沒差異。未來還需要更多臨床試驗來證實這些結果。 PubMed DOI

急性心衰竭住院患者在前5天內及早用SGLT2抑制劑(dapagliflozin或empagliflozin),能有效降低住院期間死亡率和心衰竭再惡化風險,嚴重副作用也減少27%,且沒增加其他特定副作用。兩種藥物療效和安全性相近,建議急性心衰竭時及早使用。 PubMed DOI

這篇統合分析指出,急性心衰竭住院後五天內開始用SGLT2抑制劑,有助於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衰竭惡化風險,還能改善腎功能和生活品質,且安全性佳。不過,對於減少再住院或心血管死亡率則沒明顯幫助。整體來說,SGLT2抑制劑對急性心衰竭患者有益,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找出最適合的治療對象和方式。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研究發現,對新診斷急性心肌梗塞且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使用SGLT2抑制劑能明顯降低心衰竭住院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尤其是心臟功能較差(LVEF<50%)者效果更好,且不受血糖控制或藥物種類影響,建議可優先考慮使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