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西班牙研究發現,約21%急性冠心症住院患者雖LDL已控制,但三酸甘油脂偏高,符合使用icosapent ethyl(IPE)條件。這些人後續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都較高,顯示若能用IPE,有機會進一步降低心血管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持續性乳糜微粒血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可能引發急性胰臟炎,通常由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綜合症(FCS)造成。Plozasiran是一種小干擾RNA,能減少肝臟產生載脂蛋白C-III,降低三酸甘油脂。在一項針對75名患者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中,plozasiran顯著降低三酸甘油脂水平,25 mg組下降80%,50 mg組下降78%,而安慰劑組僅下降17%。此外,plozasiran組急性胰臟炎發生率也較低。不良事件方面,兩組相似,主要為腹痛、鼻咽炎等,plozasiran組的嚴重程度較輕。總體來看,plozasiran對患者有明顯的療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Dapagliflozin(SGLT2i)對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S)患者的影響,包含113名首次使用該藥物的患者。研究重點在於90天後的內皮功能變化,透過流媒介擴張(FMD)測量。結果顯示,持續服用Dapagliflozin的患者在FMD上有顯著改善,FMD變化為0.05,而未服用的患者則下降-0.05(P < .001)。雖然非糖尿病患者的改善更明顯,但兩組在頸動脈內中膜厚度(CIMT)上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Dapagliflozin治療有助於改善ACS患者的內皮功能。 PubMed DOI

SELECT試驗顯示,semaglutide能減少有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的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但在臨床應用上仍不明確。本研究利用START-ANTIPLATELET資料,評估semaglutide對最近經歷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ACS)的超重/肥胖非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在2940名ACS患者中,有807名符合SELECT標準,隨訪一年後,符合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淨不良臨床事件(NACE)發生率顯著低於不符合組,顯示semaglutide在二級預防上有潛在益處,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三酸甘油脂(TGs)和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hs-CRP)對接受他汀治療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於70 mg/dL患者的影響。研究納入9,446名患者,根據TGs和hs-CRP分為四組。結果顯示,殘餘炎症風險的患者MACE風險顯著較高,主要因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對而言,僅有殘餘TG風險的患者與無風險者之間無顯著差異。這強調了在他汀治療中,除了控制LDL-C,還需重視殘餘炎症風險。 PubMed DOI

美國約有2,400萬名高心血管風險、但尚未確診心臟病的成年人符合VICTORION-1 PREVENT試驗標準。這群人高血壓、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比例較高,但實際使用他汀藥物的人卻很少。顯示許多高風險族群未獲得適當降膽固醇治療,需加強公共衛生管理與治療介入。 PubMed DOI

這篇西班牙研究分析3,500多位急性心臟衰竭患者,發現只有約21%出院時有用SGLT2抑制劑。糖尿病、住院期間有用過、或本來就有用SGLT2i的患者較容易繼續用;有失智、腎臟病或過去心衰竭史的患者則較少用。出院時有用SGLT2i的人,30天內不良事件和一年內死亡率都較低,住院時就開始用效果更好。總結:SGLT2i使用率偏低,但有用效果明顯較佳。 PubMed DOI

一項針對2,530位高風險患者的臨床試驗發現,CETP抑制劑obicetrapib每天10毫克,搭配最大劑量降血脂藥,84天後可讓LDL膽固醇再降29.9%,且副作用發生率和安慰劑差不多,顯示安全有效。 PubMed DOI

基因研究發現,失去ANGPTL4能降低三酸甘油脂和心臟病風險,且對人體沒明顯副作用。這項早期臨床試驗顯示,抑制ANGPTL4的抗體MAR001在健康人和代謝異常者身上都很安全、耐受性佳,沒引起發炎或淋巴結問題。最高劑量下,三酸甘油脂和殘餘膽固醇可降超過一半,顯示MAR001有潛力成為新型降血脂藥物。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研究發現,對新診斷急性心肌梗塞且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使用SGLT2抑制劑能明顯降低心衰竭住院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尤其是心臟功能較差(LVEF<50%)者效果更好,且不受血糖控制或藥物種類影響,建議可優先考慮使用。 PubMed DOI

2024年新指引指出,美國約有500萬名糖尿病成人符合用GLP-1受體促效劑預防中風,但實際用藥率不到7%。多數符合資格者是年長男性、有私人保險或Medicare。這反映指引和臨床實際應用有明顯落差。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