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有腎結石病史的活體腎臟捐贈者,若尿液結石風險較低且經飲食或藥物調整後有明顯改善,較容易通過捐贈審核;反之,若尿鈣高且風險因子未改善,則較可能被拒絕。尿液結石風險因子的改善,和能否順利捐腎有直接關聯。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從1981年到2020年間在澳洲和紐西蘭因腎結石導致腎衰竭和腎臟替代治療的情況。由於腎結石導致的腎衰竭發生率保持穩定。與其他原因相比,患有腎結石的患者在透析中有較好的存活率。腎移植的時間對於腎結石患者來說較長,但腎移植後的結果在腎結石和非腎結石患者之間是相似的。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腎臟移植時帶有結石的情況,大多數是無症狀的偶然發現,且移植後腎功能正常,結石也不再出現。保守治療通常有效,只有少數需要進一步處理。總結來說,使用帶有結石的腎臟進行移植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成功,且不會再有結石問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結石與慢性腎病(CKD)之間的關係,發現兩者並無顯著的遺傳相關性。雖然腎結石與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有關聯,但考慮其他因素後,這種關聯消失。研究還指出,CKD可能降低腎結石的風險,可能因為尿鈣排泄量較低。總體來看,腎結石並不會獨立增加CKD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年長活體腎臟捐贈者的潛力,特別是在腎臟捐贈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研究分析了2,069名70歲以上德國成年人的數據,發現93%的參與者有醫療禁忌症,無法捐贈。根據腎功能標準,38%到54%的人被排除在外。雖然只有5%到6%的人在研究開始時適合捐贈,但73%表示願意成為活體捐贈者。研究建議需進一步探討年長者活體腎臟捐贈的可行性。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可能影響腎小管上皮細胞,導致草酸鈣腎結石的形成。本研究使用小鼠模型探討AKI與腎結石的分子關係。結果顯示,重度AKI會增加草酸鈣晶體沉積及腎功能損害,並上調相關基因;而輕度AKI則相反。轉錄組分析發現,重度AKI後炎症基因上調,PKNOX1在此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使用皮格列酮可減少結石形成,而輕度AKI後的STAT1則有保護作用。這些發現為腎結石的治療提供了新靶點。 PubMed DOI

腎結石越來越常見,治療又貴又容易復發。最新研究發現,原本用來治療糖尿病的 SGLT-2 抑制劑(像 dapagliflozin)有機會預防草酸鈣腎結石。研究會先觀察藥物對尿液草酸和鈣的影響,再做隨機對照試驗,重點看 8 週後尿液草酸有沒有下降。若結果理想,這類藥物有望成為預防腎結石的新選擇,也能幫忙省醫療費。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特定血液和尿液代謝物和尿路結石有關,尤其是mannose可能有保護作用。人類和動物實驗都證實這點,顯示結石形成和代謝、腸道菌相有關。未來mannose有機會成為預防和治療結石的新方法。 PubMed DOI

腎結石很常見,容易復發,發生率也在增加,和遺傳、環境都有關。每個人體質不同,症狀也會差很多。了解遺傳和環境影響,有助於發展更個人化的預防和治療。這篇綜述會介紹最新的遺傳學發現,說明罕見和常見腎結石的成因與機制。 PubMed DOI

罕見腎結石多在小孩或青少年就發病,可能造成嚴重腎臟問題。抽血、驗尿和基因檢查有助於診斷,尤其是早發、家族史或反覆結石時。及早發現很重要,因為有些治療能預防腎損傷。腎臟科和泌尿科醫師要能及時辨識,才能給病人最適合的照顧。 PubMed DOI

英國生物資料庫的大型研究發現,血中UMOD較低和SSC4D較高,和腎結石風險增加有明顯關聯,這和腎功能無關。這兩種蛋白質有望成為腎結石的重要標記,也可能是致病關鍵。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