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體液過多是末期腎臟病患者常見且危險,容易引發肺水腫等併發症。這篇研究介紹 MorWAK 可攜式穿戴型人工腎臟,能每天偵測並用超濾方式處理體液過多。裝置採用手術用吸引風箱作為幫浦,並透過數學模型分析其運作,最後用牛血進行效能測試。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兒童透析面臨高成本和設備不足的挑戰。手動單腔交替微批次(mSLAMB)裝置雖有效去除小溶質,但需改進。新開發的Kirpa Kit™在體外測試中表現優異,尿素減少率達82.4%,鉀減少率82.1%,均優於舊版mSLAMB的71.9%和75.4%。使用者也認為Kirpa Kit™操作更簡便,使用時間更短。總之,Kirpa Kit™展現出更好的效能和便利性,值得進一步體內測試。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為腎衰竭患者開發可攜式、可穿戴及部分植入的血液透析系統的複雜性。研究分析了醫療、財務、技術、人因工程及生態因素對這些系統的影響,並從PUBMED中篩選出24項相關研究。結果顯示13個設備被分類,並確定三種主要技術方法。研究建議模仿腎臟功能以提升系統可移動性,透析液再生系統在可攜帶性上特別有潛力,但資金不足仍是推進技術的主要障礙。 PubMed DOI

心臟衰竭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因為它的發病率高,且與疾病和死亡率有關,還會對經濟造成影響。有效管理充血對改善患者預後非常關鍵。腎靜脈充血常導致利尿劑效果不佳,因此超濾成為急性心臟衰竭患者的一個有前景的替代療法。此外,腹膜透析也被視為管理心臟腎綜合症的可行選擇,特別是在心臟衰竭患者中。這篇討論將探討超濾和腹膜透析的病理生理學,並回顧相關臨床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PubMed DOI

液體過載是慢性腎病(CKD)患者常見的問題,會增加住院和死亡風險。為了及早發現並介入,成立了一個護理人員主導的診所,利用身體阻抗分析(BIA)評估液體體積。從2022年8月到2024年4月,共107名患者參加,96名完成首次就診。大多數患者在就診前有液體過載症狀,BIA顯示中位過度水合量為2.4公升。隨訪結果顯示,患者的液體過載症狀和血壓改善,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提升,且腎功能穩定。這項計畫有效改善了CKD患者的健康狀況。 PubMed DOI

全球對腎臟替代療法(KRT)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三分之二的患者無法獲得治療,導致可預防的死亡。獲得KRT的機會受經濟、社會及基礎設施等多重因素影響。目前的KRT選擇包括腎臟移植、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未來可能有異種移植的潛力。KRT技術的進步可借鑒非洲的手機革命,透過創新降低成本並改善獲取途徑。實現腎臟健康倡議的藍圖需要充足資金及國際合作,以提升KRT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重症新生兒中很常見,特別是極低和超低出生體重的嬰兒。為了解決現有腎臟替代療法(KRT)設備不適合小嬰兒的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迷你版的Kirpa Kit,稱為Brophy Kit,並在實驗室中測試其性能。結果顯示,經過30個清除循環後,血尿素氮(BUN)和鉀的中位數分別降低了31%和35%。Brophy Kit展現了高效的清除能力和穩定的超濾性能,顯示其在小型新生兒KRT技術中具有潛力。 PubMed DOI

對於長期透析的腎衰竭患者,準確評估液體狀態非常重要,但各透析單位的做法差異大。目前的評估方法多樣,卻常常不夠充分。雖然同位素稀釋法不適合臨床使用,體重和血壓變化常被當作替代指標,但這些方法可能導致液體耗竭和腎功能損失。雖然頸靜脈壓和腿部水腫等臨床徵兆容易觀察,但準確性不足。肺部超音波和生物電阻抗分析在評估細胞外液方面有潛力,但尚需進一步研究。為了改善護理,需進行比較試驗和標準化測量,並考慮患者偏好。全球協調努力對於提升體積評估和管理至關重要,最終可改善長期透析患者的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把KHA-200血液灌流器加到標準血液透析治療中,可以更有效清除像IL-6、β2-微球蛋白、副甲狀腺素、同半胱胺酸和磷等中分子尿毒素,收縮壓也降得比較多。總結來說,這種搭配治療比單純血液透析效果更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對於70歲以上的type 1心腎症候群患者,超濾治療比利尿劑效果更好,不僅能更快減輕體重、改善呼吸困難、縮短住院天數,出院後半年內回診次數也較少,且安全性相當。超濾有機會成為年長患者更理想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一項6週、31位洗腎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血容量變化導引的超濾控制(BV-UFC)系統,可以有效減少洗腎時發生低血壓的次數,效果比傳統方式更好。BV-UFC會根據即時監測自動調整體液移除速率,幫助達到預定移除量,且安全性無虞,有助提升洗腎穩定性與治療效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