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大型真實世界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相較於metformin,能明顯降低譫妄和全因死亡率,尤其對80歲以上、男性及高風險族群效果更好。這顯示SGLT2抑制劑在預防譫妄上可能比metformin更有優勢,建議選擇糖尿病治療時可考慮認知相關結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與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對2型糖尿病患者癡呆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2013至2021年間的數據,發現SGLT-2i使用者的癡呆發生率顯著低於DPP-4i使用者(每1000人年0.56對比2.67)。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癡呆風險更低(HR為0.50)。儘管如此,研究結果並未明確證實SGLT-2i與癡呆風險之間的直接關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兩種糖尿病藥物——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癡呆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307,103名SGLT2使用者與348,686名GLP-1使用者,最終匹配出221,883對進行比較。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的癡呆發生率較低(2.7%對3.6%),特別是對血管性癡呆和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有顯著降低。此外,SGLT2組的全因死亡率也較低。這些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可能在降低癡呆風險上比GLP-1更有效,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有缺血性中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探討使用SGLT2抑制劑與DPP-4抑制劑治療對癡呆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201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間的數據,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在降低整體癡呆(HR 0.66)、退行性癡呆(HR 0.68)及血管性癡呆(HR 0.59)的風險上,明顯優於DPP-4抑制劑,平均隨訪時間為2.52年。這些結果強調了進一步隨機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癡呆風險的影響。研究利用TriNetX資料庫,分析超過1億名患者的健康紀錄,並比較接受SGLT2i與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治療的患者。結果顯示,使用SGLT2i的患者癡呆發生率顯著較低,且與降低全因死亡率相關。這些發現顯示SGLT2i可能對T2DM患者具有神經保護效果,建議可降低癡呆及死亡風險。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65歲以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比DPP4抑制劑,罹患失智症(包含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較低。這保護效果在不同族群都一致,未來建議可用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以SGLT2抑制劑作為第一線治療,失智症風險和死亡率都比用metformin起始治療來得低,尤其對年長者效果更明顯。不過,這些結果還需要更多臨床試驗來證實。 PubMed DOI

一項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成人的大型研究發現,GLP-1 RAs整體上並沒有比metformin更能降低譫妄風險。GLP-1 RAs在前五年內有保護效果,但五年後風險反而增加。部分族群(40–79歲、HbA1c較低者)受益較多,亞裔及太平洋島民風險較高。雖然GLP-1 RAs短期內死亡率較低,但長期反而較高。metformin在認知和存活方面表現較穩定,仍建議優先使用。 PubMed DOI

一項針對超過8萬名年長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新一代降血糖藥(如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GLP-1類似物)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這表示這些藥物除了控制血糖,還可能有預防失智的額外好處。 PubMed DOI

針對65歲以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大型研究發現GLP-1受體促效劑和SGLT2抑制劑在多數副作用上比磺醯脲類和DPP-4抑制劑更安全,像是低血糖、高血鉀和水腫風險都較低。不過,SGLT2抑制劑會增加酮酸中毒風險,GLP-1受體促效劑則較容易噁心、嘔吐。這些結果有助於年長者選擇更合適的糖尿病藥物。 PubMed DOI

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或SGLT2抑制劑,比起其他糖尿病藥物,失智症風險較低,尤其對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的人效果更明顯。兩種藥物在降低失智症風險上差不多,顯示個人化治療有助於預防失智。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