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針對敘利亞兒童慢性腎臟病的研究發現,先天性腎臟及泌尿道異常是最常見原因。腎小球疾病的兒童惡化速度最快。蛋白尿、高血壓等風險因子會加速病情惡化,性別、年齡和家族史則沒明顯影響。及早控制高血壓和蛋白尿,有助延緩病程進展。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小兒末期腎病(ESRD)的病因與成人不同,最常見的是先天性腎臟及尿道畸形(CAKUT),約佔30%的慢性腎病(CKD)兒童。這些結構性問題常需與小兒泌尿科醫生合作,處理排尿功能障礙和膀胱問題,可能需要手術。常見的CAKUT情況有產前腎水腫、阻塞性尿路疾病及膀胱輸尿管逆流。隨著小兒患者轉入成人醫療,成人腎臟科醫生需了解其臨床表現及預後,以改善轉診患者的照護。這篇綜述探討CAKUT的診斷與管理,特別是膀胱功能障礙的介入。 PubMed DOI

青少年及年輕成人(AYAs)慢性腎臟病(CKD)的全球負擔尚未受到充分重視。研究顯示,1990年至2019年間,AYAs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ASIR)和死亡率(ASMR)有顯著變化。2019年,ASIR為每10萬人32.21,ASMR為2.86,女性的ASIR較高,男性的ASMR則較高。ASIR每年增長0.98%,而ASMR減少0.40%。中等社會人口指數(SDI)國家的ASIR上升最明顯,顯示CKD在AYAs中日益嚴重,特別需要針對性的預防和早期診斷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對兒童生長失敗的影響,涵蓋了120名兒童、250名父母和445名健康專業人員的觀點。研究指出五個關鍵主題:心理健康下降、生活參與受限、應對症狀和治療挑戰、促進及時介入的重要性,以及平衡生長與健康的優先事項。這些結果顯示,對CKD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會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以幫助他們應對生長障礙帶來的多重挑戰。 PubMed DOI

高血壓是兒童慢性腎病(CKD)的一個重要併發症,會影響疾病進展。本研究分析了378名來自韓國小兒腎臟科的患者,發現30.7%有高血壓,其中16.4%為收縮壓高,22.8%為舒張壓高。研究指出,年齡、性別、左心室質量指數及尿蛋白/肌酐比率等因素與高血壓有關。結論強調,臨床醫生在評估CKD兒童時應考慮這些因素,以改善健康結果。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小兒患者中風險極高,可能導致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羅馬尼亞一項研究分析了2,346名AKI兒童,發現27.9%為暫時性AKI,43%為持續性AKI,29.1%為急性腎病。急性腎病的兒童通常年齡較小,且臨床指標較嚴重。AKI的主要原因為腎前性,但隨著損傷持續,內在原因增加。急性腎病的死亡率最高,研究指出AKI進展為急性腎病會顯著提高新發慢性腎病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香港接受腎臟替代療法(KRT)的兒童中,獲得性囊性腎病(ACKD)的情況。從2023年6月到12月,對43名小兒患者進行影像檢查,發現42%有ACKD,其中大多數無症狀,但有兩名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研究指出,透析時間超過28個月與ACKD發展有顯著關聯。結合超音波和MRI的檢查效果更佳,強調了早期移植和定期監測的重要性。 PubMed DOI

中美洲北部慢性腎臟病問題嚴重,兒童腎臟照護資源極度不足,腎衰竭兒童多用腹膜透析,移植和專科醫師都很少。雖有公立醫療支援,腎臟基金會也很重要。文章呼籲需跨國合作,提升兒童腎臟病的預防、治療和資源分配。 PubMed DOI

這項來自低中收入國家的前導研究發現,兒童加護病房住院病童有15%發生急性腎損傷(AKI),其中8%在三個月後發展成慢性腎臟病(CKD),18%有CKD風險。AKI超過48小時者,後續腎臟問題風險更高。研究強調需進一步調查與追蹤。 PubMed DOI

1990到2021年,全球15到29歲年輕人慢性腎臟病(CKD)持續增加,發生率、盛行率和死亡率都上升。東南亞盛行率最高,中非撒哈拉死亡率最高。大多數病例和死亡主因是腎小球腎炎或原因不明。全球各地在預防和治療CKD上,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PubMed DOI

這份回溯性研究發現,約三分之一的歌舞伎症候群患者有腎臟或泌尿道異常,其中34%會發展成慢性腎臟病。年紀較小時被診斷或有雙側腎臟異常者,風險更高。建議定期檢查和追蹤腎功能,有助於及早發現和管理相關問題。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