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西班牙一項大型研究發現,超過22%成年人有慢性腎臟病(CKD),許多是靠尿蛋白(albuminuria)篩檢才發現。即使腎功能指標正常,albuminuria 也能早期揪出 CKD,幫助分級高風險族群,及早給予治療。研究強調,基層診所例行做 albuminuria 篩檢,對早期發現和管理 CKD 很重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病(CKD)會顯著提高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因此需要針對性介入來降低這種風險。研究顯示,在612,619名成年人中,只有1.39%接受尿白蛋白檢測,男性檢測率高於女性,且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的檢測也較頻繁,但仍低於其他風險因素。特別是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尿白蛋白檢測率僅為2.24%。這顯示尿白蛋白評估不足,尤其是女性,強調改善篩檢實踐的必要性,以確保所有CKD和CVD風險患者都能獲得公平的醫療服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臟病(CKD)在初級醫療中的特徵與治療模式,涵蓋了丹麥128家診所的125位醫師。研究發現1,497名CKD患者中,80%有高血壓,32%有糖尿病,13%有心臟衰竭。用藥方面,65%使用ACE抑制劑/ARB,56%使用他汀類,14%使用SGLT2抑制劑。診斷上,62%的醫師依據eGFR標準識別CKD,並開始治療以減緩腎功能下降。儘管醫師對CKD有良好認識,但在心腎保護治療的實施上仍有明顯差距,特別是對於無糖尿病或心臟衰竭的患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丹麥全科醫生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管理,強調改善護理的必要性。研究追蹤1,316名2019至2020年間有異常腎功能檢測的患者,發現75%確診為CKD,且多數為G-stage 3a,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盛行率高。僅52%的患者接受尿液白蛋白/肌酸酐比率檢測,雖然67%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使用率偏低。每年患者平均就診13.5次,但檢測和轉診至腎臟科的比例有限,顯示CKD患者對基層醫療負擔大,需改善檢測和治療策略。 PubMed DOI

早期識別腎臟疾病對保護腎臟健康及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我們應定期詢問「你的腎臟還好嗎?」並測量血清肌酸酐和尿液白蛋白。針對高風險群體進行篩查,能顯著減輕全球腎臟疾病負擔。雖然早期慢性腎臟疾病通常無明顯症狀,但可輕易檢測。新療法如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已顯示改善效果。面對資源分配和認知挑戰,腎臟專注組織需協調推動腎臟健康倡議,提升檢測效率。 PubMed DOI

尿中白蛋白尿是腎臟損傷的重要指標,對腎臟及心血管健康有預測作用。隨著觀察技術的進步,白蛋白尿在慢性腎病(CKD)的檢測、風險評估及治療監測中扮演關鍵角色。其測量技術的提升和大規模研究顯示了其預後價值,特別是在指導治療方面。儘管白蛋白尿的評估已成為CKD分期及心血管風險模型的一部分,但仍面臨測量變異性和臨床使用率低的挑戰。這篇綜述更新了白蛋白尿檢測的相關資訊,涵蓋歷史背景、技術細節及臨床應用。 PubMed DOI

早期識別腎臟疾病對保護腎臟健康非常重要,能預防疾病惡化及併發症,降低心血管風險和死亡率。透過詢問病人腎臟健康狀況、檢測血清肌酸酐和尿液白蛋白,可以評估腎功能及損傷風險。世界腎臟日強調在高風險族群中進行篩檢,能有效減輕腎臟疾病負擔。雖然新療法如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已顯示成效,但資源分配和認知不足仍是挑戰。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合作,能提升腎臟健康的檢測效率。 PubMed DOI

針對45歲以上成人,同時做eGFR和UACR檢查來篩檢慢性腎臟病,不但更有效率,還很有成本效益。這做法能提早發現腎臟病,幫助延緩惡化、提升治療效果,也符合國際建議。 PubMed DOI

及早發現腎臟病很重要,能預防惡化和併發症,也降低死亡率。只要做簡單的血液和尿液檢查,就能早期發現問題,對高風險族群特別有幫助。現在治療方式進步,早期發現更有價值。不過,資源不足和民眾認知低還是挑戰。建議把腎臟篩檢納入健康計畫,並加強全球合作,才能有效減輕腎臟病負擔。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越來越常見,預估2040年每五個大人就有一個會罹患,2050年更會成為西班牙第三大死因。因為早期沒明顯症狀,加上篩檢率低,常常被忽略或晚期才發現。及早發現和治療很重要。IntERKit計畫就是要幫助醫療機構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提升CKD早期偵測和照護品質。 PubMed DOI

這項西班牙研究發現,約一半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問題其實不是糖尿病腎病,且這些人的預後較好。研究也提出五項臨床指標,幫助醫師預測患者是否屬於非糖尿病性腎臟病,協助決定是否需要做腎臟切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