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CFHR5腎病通常會有血尿和蛋白尿,且多見於男性,腎功能惡化快。這份報告發現一種新的CFHR5變異,患者只有慢性腎臟病,沒有血尿或蛋白尿,症狀像常染色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男性病人腎功能惡化也很快,腎臟切片顯示腎小管和血管受損,但腎小球正常。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近研究指出,ALG5基因的單等位基因變異與自體顯性多囊腎病樣(ADPKD樣)表型有關,特別是一種新變異p.R79W。這變異在兩個愛爾蘭家庭中被發現,這些家庭有非典型的晚發性ADPKD症狀及腎小管間質損傷。透過全外顯子組和靶向測序,23名個體中有18名受影響者顯示此變異。腎臟活檢顯示ALG5在高基氏體中的定位異常,並且尿調節素在內質網中積累。這項研究強調ALG5在晚發性ADPKD中的重要性,並增進對其分子機制的理解。 PubMed DOI

這份報告探討一位年輕男性的案例,他同時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和慢性腎臟病,並且出現腎衰竭,需要透析。腎臟活檢顯示明顯損傷,基因檢測發現FASTKD2基因有罕見變異,與線粒體功能障礙有關。功能測試顯示FASTKD2蛋白水平降低,線粒體呼吸鏈功能受損。這個案例特別在於,雖然有腎臟和心臟問題,但缺乏其他案例常見的嚴重神經症狀。作者建議,線粒體功能的中度損害可能透過增加氧化壓力導致腎臟損傷,進而引發蛋白尿和慢性腎臟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肝細胞核因子1-beta (HNF1B) 基因變異及17q12缺失對腎功能的影響,涵蓋521名來自14國的患者,隨訪中位數為11年。主要發現包括:17q12del患者的腎臟存活率顯著高於HNF1B變異患者,且HNF1B變異中影響POU區域的突變者進展至慢性腎病的時間較長。此外,17q12del與低鎂血症相關,但與高血糖無顯著關聯。這些結果對遺傳諮詢及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中一些散發病例的遺傳基礎,特別是那些未找到明顯遺傳變化的案例。研究人員分析了118個病例,並對47名未發現變異的個體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發現三名男性患者有X連鎖基因CFAP47的罕見變異,且這三人都沒有家族病史。CFAP47在腎小管的初級纖毛中表達,缺失該基因的小鼠顯示腎小管細胞異常,顯示CFAP47可能與囊腫形成有關,建議進一步研究其在ADPKD中的角色。 PubMed DOI

這篇病例報告探討一位52歲男性,長期有慢性白蛋白尿,但腎功能正常。儘管接受ACE抑制劑和AT-II受體阻斷劑治療,白蛋白尿仍未改善。基因檢測發現CUBN基因有三種致病變異,這影響腎臟的蛋白質重吸收。這些變異以複合異質性遺傳,且不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或其他Imerslund-Gräsbeck症候群的症狀。研究強調白蛋白尿的多樣性,並指出識別其遺傳原因可避免無效治療及不必要的檢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702位中國多發性腎囊腫患者,利用次世代定序找出23個相關突變基因,其中10個有致病性變異,診斷出七種遺傳性囊腎疾病,ADPKD最常見。研究還發現63個全新致病基因變異,讓我們對囊腎疾病的遺傳學有更多認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加利西亞15個家族、共37位帶有兩種常見UMOD基因變異(p.C255Y和p.Q316P)的患者,這兩種變異都會影響uromodulin功能,導致腎臟問題。大多數人有高尿酸血症,約一半有高血壓或腎囊腫。p.C255Y較常見於痛風患者,且腎病進展較快。了解特定基因突變有助於預後評估和個人化治療。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研究分析141例TRPC6相關足細胞病變,發現多數患者會出現蛋白尿或腎病症候群,約一半30多歲就腎衰竭。散發性個案惡化較快,特定基因變異(如p.R175W、p.R895C)更易早發腎衰竭。這些結果有助於未來個人化治療發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210位因COL4A3-5基因變異導致遺傳性腎臟病的患者,重點在Alport症候群。最常見的變異是COL4A5-p.Gly624Asp,與較輕微腎臟症狀有關。沒有正常等位基因的患者病情較重,腎臟切片常見典型Alport變化;有正常等位基因者則較常見FSGS。研究強調突變型態和數量會影響病情,未來風險評估應納入考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西西里島一個家族的腎臟病是因COL4A基因突變造成,且同樣基因變異的人症狀差異很大。結果顯示基因檢測對診斷和治療很重要,也提醒我們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發展出更個人化的腎臟病治療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