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OPTIMISTmain 臨床試驗發現,對輕到中度急性缺血性中風、接受血栓溶解治療的病人,採用較低頻率、低強度的監測,和傳統密集監測在功能恢復和安全性上差不多。這表示醫院對低風險中風病人,其實可以用較輕鬆的監測方式,既能提升病人舒適度,也能減輕護理壓力。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本研究評估在成功進行血管內血栓切除術後,對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施用腔內尿激酶的效果與安全性。試驗在中國35家醫院進行,招募535名患者,隨機分為接受腔內尿激酶和不進行額外溶栓治療兩組。結果顯示,腔內尿激酶組有45.1%達到無殘疾生存,對照組為40.2%,但差異不顯著(P = .19)。兩組的死亡率和顱內出血發生率相似。總結來說,腔內尿激酶未顯著改善患者預後。該試驗已註冊於ChiCTR.org.cn,識別碼為ChiCTR2200065617。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輔助性動脈內tenecteplase對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在中國34家醫院進行,共540名患者隨機分配接受tenecteplase或不進行額外溶栓治療。結果顯示,90天後無殘疾的患者比例tenecteplase組為49.1%,對照組為44.1%,差異不顯著(P = .11)。死亡率和顱內出血率也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輔助性動脈內tenecteplase未顯著改善患者的結果或安全性。該試驗已註冊於ChiCTR.org.cn,識別碼為ChiCTR2200064809。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管內治療(EVT)對中風的效果,與最佳醫療治療進行比較。543名主要是年長的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接受EVT加最佳醫療或僅最佳醫療。結果顯示,90天的殘疾程度在兩組間無顯著差異,勝算比為0.90,顯示EVT未提供額外好處。死亡率和顱內出血發生率也相似。總結來說,對於中等或遠端血管阻塞的患者,EVT在殘疾或死亡率上並無優於僅接受最佳醫療治療。 PubMed DOI

一項多中心隨機試驗調查內血管血栓切除術(EVT)對中型血管阻塞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療效,共530名患者參與,分為EVT組(255名)和常規護理組(275名)。結果顯示,90天時EVT組有41.6%患者達到良好結果,常規護理組為43.1%,差異不顯著(P = 0.61)。此外,EVT組的死亡率(13.3%)和顱內出血率(5.4%)均高於常規護理組(8.4%和2.2%)。總結來說,EVT對中型血管阻塞患者的療效不如常規護理。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常壓高氧結合血管內治療對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影響,於中國26個中風中心進行,282名18至80歲的患者參與。結果顯示,常壓高氧組的90天修訂Rankin量表(mRS)中位數得分為2,優於安慰劑組的3,顯示功能改善。調整後的結果比值比為1.65,顯示高氧治療有顯著益處,且兩組的死亡率和不良事件相似,未增加安全風險。總結來說,常壓高氧能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功能結果,且安全性良好。 PubMed DOI

ESCAPE-NA1 試驗調查了 eicosapeptide 藥物 nerinetide 對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療效。這些患者接受了血管內血栓切除術,未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研究在77個國家的中心進行,招募年滿18歲的殘疾中風患者,隨機分配接受 nerinetide 或生理食鹽水安慰劑。結果顯示,90天後 nerinetide 組(45% 達到 mRS 0-2)與安慰劑組(46%)無顯著差異,且兩組不良事件相似。結論指出 nerinetide 未改善結果,需進一步研究最佳治療時機及受益患者亞群。該試驗已在 ClinicalTrials.gov 註冊(NCT04462536)。 PubMed DOI

Nerinetide是一種神經保護劑,最近在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的研究中進行評估,目的是了解其在急性缺血性中風發作後3小時內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涵蓋532名年齡40至95歲的參與者,結果顯示nerinetide組和安慰劑組的功能改善率相近,分別為57%和58%。雖然整體效果不顯著,但在接受再灌注治療的患者中,nerinetide顯示出改善的潛力,未來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PRESTIGE-AF 試驗探討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對曾經腦內出血的心房顫動患者的影響。研究發現,DOACs 能顯著降低缺血性中風的風險,但同時也增加復發性腦內出血的風險。試驗在75家歐洲醫院進行,319名參與者中,DOAC組的缺血性中風發生率為每100人年0.83次,遠低於對照組的8.60次。然而,DOAC組的復發性腦內出血風險顯著較高。研究建議需進一步探索更安全的預防策略。 PubMed DOI

最近在中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在症狀出現後4.5到24小時內,使用alteplase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對後循環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影響。研究包含234名患者,結果顯示接受alteplase治療的患者中,有89.6%達到功能獨立性,顯著高於標準治療組的72.6%。安全性方面,alteplase組的顱內出血率和死亡率也較低。總體來看,這項研究顯示alteplase在這個時間範圍內能改善輕度後循環中風患者的功能結果,且風險可控。 PubMed DOI

對於大血管阻塞型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在4.5小時內先打tenecteplase再做取栓,90天後能獨立生活的機率比只做取栓高(52.9%比44.1%),且出血和死亡率差不多。也就是說,取栓前加tenecteplase有小幅提升效果,安全性也沒明顯增加風險。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