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糖尿病會提高中風風險,雖然嚴格控糖對預防小血管問題有效,但對中風等重大事件的影響還不確定。新一代SGLT2抑制劑(如canagliflozin、empagliflozin)有助於減少心臟、腎臟問題,也可能降低中風和失智症風險。建議高風險患者可考慮使用,但治療還是要依個人狀況調整。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第二型糖尿病(T2DM)是最常見的糖尿病,與認知衰退風險增加有關。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SGLT2i)主要用於控制血糖,但最新研究顯示它們也可能對認知障礙有保護作用,包括輕度認知障礙和阿茲海默症。SGLT2i 可能透過改善代謝、減少發炎、增強神經因子等機制來提升認知功能。雖然有些研究顯示其益處,但結果仍不一致,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最佳的使用方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 SGLT-2 抑制劑和 GLP-1 受體激動劑對中風後大腦損傷的影響。結果顯示,這些藥物在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大鼠中均能減少腦梗塞大小,且 GLP-1RA(如 dulaglutide)在改善神經學結果上表現更佳。所有治療都降低了神經元損傷標記物,但對膠質損傷標記物的影響有限。總體而言,GLP-1RA 在非糖尿病情況下可能更有效,而在糖尿病中,特定的 SGLT-2i 也顯示出神經保護效果。 PubMed DOI

中風是全球重要的健康議題,為第二大死亡原因及第三大殘疾原因。第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風風險顯著增加,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5到3倍。雖然傳統的中風預防方法有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壽命,但復發性中風的風險仍然偏高,且生活品質較低。近期研究指出,某些抗糖尿病藥物,如GLP-1受體激動劑和皮格列酮,對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中風風險有潛力。本篇綜述將探討這些療法的有效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有缺血性中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探討使用SGLT2抑制劑與DPP-4抑制劑治療對癡呆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201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間的數據,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在降低整體癡呆(HR 0.66)、退行性癡呆(HR 0.68)及血管性癡呆(HR 0.59)的風險上,明顯優於DPP-4抑制劑,平均隨訪時間為2.52年。這些結果強調了進一步隨機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指出,代謝問題與癡呆風險有密切關聯,抗糖尿病藥物,特別是SGLT2抑制劑,可能對認知衰退有神經保護作用。這些藥物最初是為了治療糖尿病而開發,但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引起關注。儘管已獲得FDA批准,這些藥物如何具體保護認知功能仍不明朗,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本文將評估相關研究,特別是SGLT2抑制劑對阿茲海默症的影響,並探討其在糖尿病與癡呆風險之間的關係。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癡呆風險的影響。研究利用TriNetX資料庫,分析超過1億名患者的健康紀錄,並比較接受SGLT2i與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治療的患者。結果顯示,使用SGLT2i的患者癡呆發生率顯著較低,且與降低全因死亡率相關。這些發現顯示SGLT2i可能對T2DM患者具有神經保護效果,建議可降低癡呆及死亡風險。 PubMed DOI

SGLT2 抑制劑除了降血糖,對心臟、腎臟也有保護作用,對有併發症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特別重要。現在研究也在探討它對脂肪肝、認知障礙等疾病的影響,顯示這類藥物有更多潛在好處。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服用SGLT2抑制劑的心房顫動患者,不論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死亡率、住院率、進一步治療需求及心臟驟停風險都比沒用的人低。SGLT2抑制劑可能對AF患者有額外保護,但還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確認。 PubMed DOI

SGLT2抑制劑除了能有效降血糖,還能降低心衰竭住院風險、延緩腎臟病惡化。最新研究也指出,這類藥物有助於改善認知功能及男性性功能,可能和抗發炎、抗氧化有關。建議可納入第二型糖尿病及併發症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真實世界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用於第二型糖尿病且中風高風險患者時,比起metformin或DPP-4抑制劑,更能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和TIA的風險,尤其對年長者、男性及有腎臟病、心房顫動或心衰竭者效果更明顯。不過,肥胖患者使用SGLT2i時,缺血性中風風險可能略增。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