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摩洛哥把血液透析產生的廢水拿來灌溉馬鈴薯,不但能種出高產量,每年還能省下約63.8萬美元的用水費。每公頃種馬鈴薯可賺7,000到1萬美元,整體一年收益可達500萬到900萬美元。這做法不只省水,還能讓透析中心多一筆收入。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新研究發現,高容量血液透析濾過(HDF)可能比高通量血液透析(HD)對患者效果更好。雖然HDF增加水和廢物排放,但通過調整處方和操作,HDF可以提供更好的透析效果,並減少液體消耗。研究顯示後稀釋HDF相對於HD對環境更友善,同時提高溶質清除效率,尤其對減少液體使用有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全球血液透析(HD)的現狀,重點在於其可用性、可及性、負擔能力和質量。調查涵蓋167個國家,發現: - 中心血液透析在98%的國家可用,但各地差異大,非洲每百萬人口僅12.2人,北亞和東亞則有1575人。 - 家庭血液透析僅在30%的國家可用,主要集中在西歐。 - 74%的國家中,超過一半的腎衰竭患者能接受透析。 - 透析中心數量與國家收入水平相關,低收入國家每百萬人口僅0.31人。 - 年均費用為19,380.3美元,北美最高,南亞最低。 - 19%的國家兒童無法獲得透析服務。 研究顯示資源不足國家的可用性和負擔能力仍有待改善。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一個30床的透析單位中,改用大宗配送系統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內部審核發現,現行系統的酸濃縮液浪費率高達33%。若轉換為中央配送系統,每年可減少約33,841公斤的二氧化碳當量(CO2e)排放,主要來自減少產品浪費、配送次數及包裝廢棄物。這項改變每年可為每個透析站節省約一公噸的CO2e排放,建議透析設施應重新考慮配送系統以提升可持續性。 PubMed DOI

血液透析對環境影響很大,每次透析所需的資源相當於3.5-4人一天的消耗。透析中心的年電力使用量相當於2.5-3個家庭,每個家庭每日約消耗9 kWh。碳足跡反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受材料生產、運輸及醫療人員活動影響。為了減少這些影響,評估透析中心的環境影響並實施可持續做法非常重要。各中心應測量相關指標,建立標準,制定改善計畫,並進行年度評估。 PubMed DOI

血液透析機對醫療保健的碳足跡影響顯著,每年約有10萬台機器達到使用壽命。本研究分析了兩款透析機的可回收性:5008 CorDiax(Fresenius)和Artis/Evosys(Gambro),這些機器已使用10到12年。研究發現,5008 CorDiax重125公斤,Artis/Evosys重141.4公斤,材料組成不同。拆解過程耗時約12小時,單一材料則需至少一週。塑膠組件主要是樹脂混合物,影響可回收性。結果顯示需改進設計以提升可持續性和可回收性。 PubMed DOI

氣候危機對各領域造成嚴重挑戰,尤其在醫療保健方面,資源消耗加劇環境問題。這篇評論聚焦於腎衰竭患者的透析治療,指出透析雖然救命,但需大量用水,進一步加重水資源短缺及碳排放。透過分析現行做法,我們發現低效率,並提出可持續替代方案以減少水消耗。研究顯示,優化治療和創新技術能顯著降低環境影響,同時維持高標準病人護理,強調醫療界在氣候危機下實施可持續做法的迫切性。 PubMed DOI

隨著人口老化和風險因素增加,慢性腎臟病變得越來越普遍。血液透析中心對環境影響大,因為它們耗水和耗能,還會產生廢物。一項針對20個透析中心的研究發現,較大的中心在水和能源消耗上較小型中心更有效。季節變化和水處理方式也影響消耗。某些中心實施措施後,能源消耗減少30%,塑膠廢物減少65%,危險廢物減少63%。持續監測和針對性策略對減少環境影響非常重要。 PubMed DOI

綠色腎臟醫學逐漸受到重視,但相關研究還不多。這篇綜述介紹推廣永續腎臟醫學的教育方法,涵蓋技術、臨床和社會層面,並點出減少透析碳排、優化照護流程等挑戰。文章也分享現有推廣活動及導入永續概念時的困難與解方。 PubMed DOI

血液透析用水量很大,純化過程會產生不少廢水。面對水資源短缺,減少用水和回收廢水(如灌溉、沖馬桶)變得很重要。除了技術和政策創新,醫護、廠商和政府也要更重視並積極行動,才能讓透析治療更環保永續。 PubMed DOI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兒童腎臟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比高收入國家高,主要是因為診斷和治療資源不足,很多孩子沒被發現或治療。問題包括醫療資源短缺、經濟困難和可預防的感染。建議推動平價透析、加強醫療訓練、發展新診斷工具,並促進國際合作,呼籲全球投入更多資源改善現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