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設計並驗證了一個針對家用血液透析的OSCE測驗,證實其效度與信度良好。結果顯示,專科醫師分數高於住院醫師,反映住院醫師在標準照護知識上有落差。多數住院醫師認為此測驗有助自我評估,能協助發現並改善訓練不足。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近的科技進步讓教育工具變得更有趣。我們利用ASN的資金,開發了一個名為DiAL-Neph的3D虛擬實境(VR)生理學課程,並評估其有效性。研究分為兩部分:知識獲得和平台接受度。 117名內科PGY1住院醫師中,64人使用VR,53人用傳統教學。結果顯示,VR組的初始測試得分較高,但跟進測試時兩組差異不大。住院醫師對VR平台反饋良好,超過90%給予好評,77%偏好這種教學方式。雖然VR在短期學習上有潛力,但長期記憶效果尚待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末期腎病患者開發了一部動畫營養教育影片,內容基於「腎病中的健康飲食」資訊圖表,並提供多語言版本。研究招募了125名接受透析的參與者,發現觀看影片後,他們的營養知識顯著提升,平均得分從67.73%增至82.32%。雖然結果顯示影片教育有效,但知識得分與參與者的年齡、收入或教育程度無關。整體來看,這項研究顯示影片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識,可能促進更好的健康行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腎臟科與血管外科在門診血管通路手術中的一致性,分析了605例手術案例。研究發現術前評估及管理等待名單至關重要,平均等待時間為16.5天,成功成熟率達87.6%。主要通暢率在6、12、24個月分別為76.2%、64.9%和57.5%。腎臟科與血管外科的評估一致率高達93.6%。年齡和動脈直徑是評估差異的關鍵因素。研究強調跨學科合作對改善患者結果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美國成人腎臟科專科訓練中血管通路教育的現況,找出改進空間。研究人員對63個腎臟科計畫及71名二年級專科生進行調查和虛擬討論,結果顯示大多數血管通路講座由一般腎臟科醫師主講,專家參與有限。教職員和專科生對血管通路的身體檢查技能感到不安,特別是超音波和影像解讀。討論中強調需增加實作訓練、跨學科合作及標準化課程,並根據美國腎臟學會的標準提出增強教育的建議,強調全面訓練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有效管理居家透析需要患者積極參與決策與治療,並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分析以人為本的護理介入,發現有13種相關介入,其中8種專注於患者在透析方式上的決策參與,6種則強調患者在治療及健康管理中的角色。結果顯示,需調整居家透析介入,以增強患者在治療及決策過程中的參與感。 PubMed DOI

床邊超音波檢查(POCUS)在腎臟科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僅限於程序指導,還能改善病人照護和診斷效率。不過,若不當使用可能會造成病人受傷或診斷錯誤。為了降低風險,文章建議進行嚴格的訓練和標準化要求,並促進腎臟科學會之間的合作,建立通用的訓練和認證流程。成功整合POCUS需依賴有動力的學習者、結構化的訓練計畫及專家監督,並提升研究者的理解與熟練度,以確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PubMed DOI

醫學教育的數位轉型正在改變腎臟科的臨床技能教學,特別是床邊超音波(POCUS)。梅奧診所的腎臟科專科訓練計畫推出了一個AI驅動的課程,結合人類專家與先進AI模型(如GPT-4.0),進行多次迭代修訂。這個課程涵蓋核心主題、各種教學方法及評估工具,並強調質量保證與臨床應用。AI與專家的合作確保了課程的實用性與教育品質,未來研究將評估其對臨床能力及病人結果的影響。 PubMed DOI

居家透析雖然有許多好處,但在歐洲的使用率仍然偏低。研究顯示,擁有國家腎臟護理進階教育指導方針的國家,居家透析的流行率明顯較高,達20.9%,而沒有指導方針的國家僅7.9%。這顯示出有效的腎臟護理教育對提升居家透析接受度的重要性。因此,應加強腎臟護理進階教育,以改善患者的治療選擇和居家透析的可及性。 PubMed DOI

KSB-Q是一份全新、只有九題的問卷,能有效評估慢性腎臟病第3到5期(包含透析和腎移植)成人患者的症狀負擔。這份問卷涵蓋主要症狀,信度和效度都很高,也改善了現有問卷太長、效度不佳的問題。 PubMed DOI

**重點摘要:** 這項研究開發並驗證了一份用來評估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對飲食的知識、態度與行為(KAP)的問卷。在199位CKD患者中,經過六個月的飲食衛教後,KAP分數明顯提升,腎功能也有所改善。研究結果強調,在CKD的治療管理中,納入飲食衛教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