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用多重實例學習深度模型,分析900個冠狀動脈電腦斷層影像,準確偵測心臟主要動脈的嚴重狹窄,尤其在左前降支AUC高達0.92。模型會自動聚焦最關鍵的影像切片,提升診斷精準度,未來有望整合到臨床流程,協助醫師自動化判讀與決策。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經過微調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在放射科CT檢查協議分配中的應用。研究分析了4,268例對比增強的胸部和腹部CT,並根據臨床指徵等訓練LLM。經過15個時期的微調後,模型準確率達到0.923和0.963,靈敏度為0.907。 評估結果顯示,LLM提升了住院醫師和放射科醫生的準確性,住院醫師的準確率從0.913提升至0.936,且閱讀時間分別縮短14%和12%。總體而言,LLM能有效提升CT協議的效率與診斷準確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慢性腎病(CKD)患者在接受冠狀動脈手術後的急性腎損傷(PC-AKI)進行預測。研究團隊在2015至2021年間招募了989名CKD患者,發現12.6%出現PC-AKI。他們使用隨機森林算法和六個機器學習模型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深度神經網絡(DNN)模型表現最佳,術前變數的AUROC為0.733,術中變數則為0.770,超越傳統Mehran評分(AUROC 0.631)。此外,研究還利用SHAP方法提升模型可解釋性,並開發網頁工具協助醫生評估PC-AKI風險,顯示出良好的臨床應用潛力。 PubMed DOI

本研究針對肝癌診斷提出一個結合大型與小型模型的輔助工具,旨在提升基層醫療醫生的診斷能力。透過開發更準確的肝腫瘤與血管分割模型,並整合患者醫療紀錄,這個框架能有效改善影像分析的準確性。結果顯示,小型模型在分割表現上有所提升,而大型模型則在醫生評估中獲得更高分數。此研究不僅優化了診斷過程,還增強了模型的可靠性與可解釋性,減少了錯誤推理的情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大型語言模型(LLMs)自動生成CAD-RADS 2.0分數的能力,對於疾病描述和臨床決策非常重要。研究分析了200份心臟CT報告,使用了多種先進的LLMs,包括GPT-3.5、GPT-4o、Mistral 7b、Mixtral 8 × 7b和不同版本的Llama3。結果顯示,GPT-4o和Llama3 70b的準確率最高,分別為93%和92.5%。這些發現顯示,增強上下文學習的模型能有效生成CAD-RADS 2.0分數,提高心臟CT報告的效率與一致性,且開源模型在數據安全上也具優勢。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利用一維卷積神經網路分析腎臟都卜勒超音波波形,可以高準確率(95%)偵測出動脈粥狀硬化性腎動脈狹窄(ARAS),AUC高達0.97,證明機器學習能有效協助超音波診斷ARAS。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套胸腔X光片AI輔助診斷系統,能自動檢查影像品質、標註視角、判斷心臟肥大嚴重度,並用大型語言模型產生放射科報告。經四位放射科醫師評估,系統表現已達醫師水準,且一致性高,也能協助修正資料錯誤。未來會強化報告品質並擴展到更多疾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套AI系統,能用大型語言模型自動從CT和MRI放射科報告中偵測新發急性或亞急性腦梗塞。模型在大量日文報告訓練下,對新發腦梗塞的敏感度高達0.891,整體準確率0.923,能快速分類並及早發出警示,協助臨床判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五款主流大型語言模型解讀胸部CT報告的能力,發現GPT-4表現最佳,尤其在選擇題上最準確。微調後的GPT-3.5-Turbo也有明顯進步。整體來說,選擇題比開放式問答更容易答對。不同疾病和器官系統的結果有差異。結果顯示,優化後的AI模型有助於提升胸部CT解讀,對外科手術規劃很有幫助。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提出 VisionTrack 多模態 AI 系統,能整合影像、臨床資料和醫療報告,提升視網膜疾病診斷的準確度。系統結合 CNN、GNN 和 LLM 技術,在公開資料集上測試表現優異,展現早期偵測和個人化眼科照護的應用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三種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在甲狀腺超音波影像分類的表現,發現商業版 o3 準確度和一致性最好,但還是沒達到臨床標準。雖然加上影像標註和調整提示語有幫助,但提升有限。總結來說,這些 AI 工具還不夠成熟,還需要再改進才能安全用在臨床診斷上。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