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是首例報告*Enterococcus raffinosus*腦室炎合併*Strongyloides*超感染,發生在一位免疫抑制的澳洲原住民男性。因抗藥性*E. coli*感染導致敗血性休克,診斷延遲。經MRI及腦脊髓液培養確診,治療後完全康復。此案例提醒,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敗血症患者應及早給予ivermectin,並注意糖尿病、營養不良等風險因子。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膿腫是泌尿科嚴重的感染併發症,可能危及生命。這篇病例報告介紹了一名62歲男性,因右側腰痛及排尿困難就醫,經CT確認為腎膿腫。該患者無傳統風險因素,唯一的相關因素是使用SGLT2抑制劑。經抗生素治療後,感染在兩週內痊癒。這是首例與SGLT2抑制劑相關的腎膿腫,提醒醫療人員需注意此類潛在風險,並強調監測的重要性。 PubMed DOI

在2013至2022年間,美國10個州的侵襲性A群鏈球菌(GAS)感染率顯著上升,報告21,312例病例,導致1,981人死亡。大多數病例出現在男性,65歲以上的年齡層風險最高,但18至64歲成人的增幅最明顯。美國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的感染率較高,脆弱群體如無家可歸者和長期照護機構居民的感染率也上升。此外,對大環內酯類和克林黴素不敏感的GAS分離株增加,從2013年的12.7%上升至2022年的33.1%。這些結果顯示需要加強對GAS的預防和控制措施,特別是針對高風險人群。 PubMed DOI

一位55歲女性因糖尿病用SGLT2抑制劑,發生正血糖性酮酸中毒,並出現由李斯特菌引起的多顆肝膿瘍,最初被懷疑是肝轉移癌。經血液培養和切片確診後,僅用六週口服抗生素就痊癒,無需手術。此案例提醒,免疫力差或肝臟異常者,除了考慮癌症,也要注意感染,且李斯特菌肝膿瘍有機會靠藥物治療好轉。 PubMed DOI

一名73歲糖尿病男性,術前用canagliflozin,接受機器手臂輔助前列腺癌手術及淋巴結切除,六個月後罕見出現膀胱內*Candida*真菌球。推測與手術導致膀胱血流減少及SGLT2抑制劑增加感染風險有關,最後以經尿道切除處理。外科醫師應留意膀胱血流及SGLT2抑制劑的感染風險。 PubMed DOI

一名45歲女性疑似吃到受污染食物後,迅速出現癱瘓並需插管呼吸,確診為F型肉毒桿菌中毒。她接受抗毒素治療,幾週內康復。雖然感染來源不明,但她的發病和恢復都很快,這正是F型肉毒桿菌中毒的典型表現。 PubMed DOI

一名64歲女性,過去有神經囊蟲病,最近因開始使用semaglutide後,出現罕見的命名失語症,檢查發現是NCC再度活化。治療後症狀改善。這提醒醫師,對有潛伏感染史的病人,使用新代謝藥物時要特別留意,並需更多研究評估藥物對潛伏寄生蟲的影響。 PubMed DOI

**重點摘要(繁體中文):** BK病毒在健康兒童中是罕見的出血性膀胱炎原因。這個案例描述一位4歲女童,持續有血尿和泌尿道症狀,最初檢查排除了常見原因。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血液和尿液中都有BK病毒,這顯示即使是免疫功能正常的兒童,BK病毒也有可能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PubMed DOI

氣腫性膀胱炎是罕見且嚴重的膀胱感染,常見於糖尿病或免疫力差的人。本案例是一位使用SGLT-2抑制劑empagliflozin的糖尿病男性,因克雷白氏菌感染導致氣腫性膀胱炎,顯示empagliflozin可能會提高嚴重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PubMed DOI

膀胱切除後用腸道做尿路改道,容易發生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SGLT2抑制劑(糖尿病藥)會加重這種酸中毒,還可能導致急性腎損傷。作者分享兩個案例,停藥並補充水分後症狀改善。建議這類病人要小心使用SGLT2抑制劑,還需要更多研究確認風險。 PubMed DOI

Candida引起的泌尿道感染雖然少見,但糖尿病、導尿管或用過抗生素的人還是有風險。SGLT2抑制劑會增加女性生殖器和泌尿道Candida感染機率。這篇病例報告一位年長女性,因服用SGLT2抑制劑,感染了對fluconazole有抗藥性的Candida glabrata,最後用micafungin治療成功。當常用抗黴菌藥無法用時,micafungin是個不錯的選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