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嚴重瘧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幼童主要死因之一,高血鉀常被忽略卻會增加死亡風險。腎損傷、溶血、酸中毒及輸血都可能導致高血鉀。本文將探討高血鉀的發生率、鉀離子調控、危險因子,以及在資源有限地區適合的處理方式。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接受維持性透析的兒童中高鉀血症的預測因子。研究對象為18歲以下的患者,定義高鉀血症為血清鉀濃度達5 mEq/L或以上。共招募41名患者,其中15名(36.6%)出現高鉀血症。結果顯示,年齡較大、尿素水平較高,以及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RAASi)是高鉀血症的重要預測因子。值得注意的是,飲食中的鉀攝取量與血清鉀水平無關,顯示非飲食因素可能更影響高鉀血症的發生。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小兒患者的高鈉血症,重點在於其臨床特徵及對死亡率的影響。研究在日本一所三級小兒醫院進行,分析了116名年齡在18歲以下的高鈉血症兒童。結果顯示,91%的患者有潛在慢性疾病,且大多數病例是在住院期間獲得的。30天、90天和180天的存活率分別為87.9%、83.6%和81.9%。若有四個或以上的器官功能障礙,死亡風險顯著增加。總結來說,小兒高鈉血症多見於醫療複雜的兒童,且多重器官功能障礙是死亡率的重要預測指標。 PubMed DOI

重症兒童在接受CKRT時,第一週常出現高血糖,且血糖平均值若達180 mg/dL以上,會明顯增加90天內死亡或腎功能不全的風險。血糖每多10 mg/dL,風險就多3%。目前還不確定積極控制血糖是否能改善預後,需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有腦性瘧疾的小朋友很常見,會讓病情變得更嚴重。研究發現,AKI和較深的昏迷、腦部血流不足、血小板偏低有關。這些小朋友心輸出量較低、血管阻力較高,代表血管收縮可能是造成腎損傷的主因。 PubMed DOI

非洲兒童因嚴重瘧疾引發急性腎損傷(AKI),常導致慢性腎臟病甚至死亡。雖然部分孩子需要透析或腎臟移植,但因醫療資源集中都市、專科醫師短缺,治療可近性很低。這篇綜述整理了非洲瘧疾相關AKI的嚴重性及治療困境。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非惡性瘧疾,特別是 *Plasmodium knowlesi* 感染時常見的併發症,約有兩到三成住院患者會發生,且多見於年長或重症者。嚴重 AKI 雖少見,但死亡率高,主因是溶血和腎損傷。嚴重時可考慮用 paracetamol 保護腎臟。*P. vivax* 引起 AKI 較少,資料有限,可能被低估。*P. malariae* 和 *P. ovale* 相關研究很少,長期影響也不清楚,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在印度,重症瘧疾患者常出現急性腎損傷(AKI),且和腦部損傷高度相關。血中NGAL指標越高,AKI越嚴重,缺氧性腦損傷風險也越高,死亡率也會上升。NGAL有潛力成為預測重症瘧疾腦損傷風險的實用指標。 PubMed DOI

瘧疾引起的急性腎損傷(MAKI)是嚴重瘧疾常見且致命的併發症,特別影響兒童。其成因尚未完全明瞭,可能與血流、氧化壓力及免疫反應有關。小鼠和靈長類動物模型有助於研究MAKI,但各有優缺點,未來仍需更多研究來發展有效治療。 PubMed DOI

這篇系統性回顧分析138篇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很常出現高血鉀,不管有沒有用RAAS抑制劑都一樣。高血鉀會讓健康變差、住院率上升,也讓醫師不敢用足夠的RAAS抑制劑,特別是有心臟衰竭的病人,影響健康和醫療支出。建議未來要加強高血鉀和藥物管理的研究與實務。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重症瘧疾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和紅血球溶解及寄生蟲行為有關。溶血會耗盡保護分子,導致氧化壓力和腎損傷。黑尿熱這類嚴重溶血併發症有增加趨勢。臨床上遇到重症瘧疾且有溶血時,應特別注意AKI風險。文中也討論減少溶血相關腎損傷的方法,並提醒AKI可能增加慢性腎病風險,尤其在非洲更需留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