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開發的演算法能準確用電子病歷辨識末期腎臟病患者,特異性和陰性預測值都超過99%,但靈敏度和陽性預測值只有中等。適合用於研究,但還是有部分個案會被漏掉。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個名為PRIME Solution的AI模型,專門用來預測急性腎損傷(AKI),並評估其對臨床醫師的幫助。模型基於183,221次住院紀錄,並用4,501次進行驗證。結果顯示,專家在無AI支持下的準確率最高,AI的協助提升了召回率和F1分數,並減少了審查時間。對於AKI病例,AI的效果更明顯,專家的表現改善最為顯著。整體來看,AI的協助增強了AKI的預測能力,改善程度依使用者專業程度而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糖尿病在腎臟疾病中的重要性,特別是第二型糖尿病(T2D)與慢性腎臟疾病(CKD)的關聯。研究指出基層醫療中對CKD患者的T2D檢測與管理存在缺口,並提出利用社區藥師來改善這一情況。研究團隊開發了算法,幫助藥師識別T2D和CKD患者,並開立腎臟保護藥物。經過18位藥師的驗證,這些算法顯示出高內容效度和表面效度,特別針對eGFR在30到60 mL/min/1.73 m²的患者。這是首個針對社區藥師的相關研究,未來將評估其實施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南韓末期腎病(ESKD)患者在急診部的就診情況,使用了2019至2021年的數據。結果顯示,ESKD患者的住院率(66.7%)和死亡率(9.4%)明顯高於非慢性腎病患者(分別為21.0%和5.1%)。這些患者通常年齡較大,女性比例較高,且多數需要醫療援助。主要影響住院和死亡率的因素包括高齡、男性、轉診及急診停留時間等。常見就診原因有血管併發症、消化系統疾病等。研究強調了ESKD患者急診就診的嚴重性,建議進一步研究以改善臨床結果。 PubMed DOI

為住院的慢性腎病(CKD)患者安全開立藥物相當複雜,電子健康紀錄(EHR)能增強決策支持。研究分析了2018至2023年間阿姆斯特丹大學醫療中心的EHR數據,檢視六個邏輯規則,識別出17,805名CKD患者。發現KDIGO-CKD的臨床定義需大量努力來適應EHR數據,且許多患者未有相應診斷代碼。這強調了腎臟科醫生與EHR專家的合作,以建立標準化的CKD定義,改善群體識別。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研究開發並驗證了一套用常規血液檢查數據(像是Scr、eGFR、PTH、BNP及性別)的機器學習模型和臨床風險預測圖,可準確預測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腎臟纖維化嚴重度,提供一個可取代侵入性腎臟切片的實用工具,且在不同驗證隊列中表現都很穩定,未來有望成為臨床上動態、非侵入性評估纖維化的新方法。 PubMed DOI

在大型醫療體系導入臨床決策支援(CDS)工具後,糖尿病患者的CKD篩檢率從35%大幅提升到72%。不過,像ACEi/ARB使用率和腎臟科共同照護等治療指標進步有限。針對SGLT2 inhibitor的提醒則明顯提升了用藥率。整體來說,CDS工具對提升CKD篩檢很有效,但對整體照護品質的幫助有限,效果不一。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四家醫院的資料,開發並驗證一個機器學習模型,能預測洗腎病人心臟瓣膜鈣化的風險。模型根據五個臨床指標建立,最後發現邏輯迴歸的表現最穩定。這工具有助於早期發現高風險患者,提升洗腎病人心臟瓣膜鈣化的篩檢和管理效率。 PubMed DOI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套針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風險預測模型,結合臨床資料和四種血液生物標記,能準確預測三年內重大心腎事件(C-statistic 0.80)。這模型可將患者分為低、中、高風險,低風險陰性預測值達94%,高風險陽性預測值有58%。不同族群驗證都有效,且用canagliflozin治療能降低所有風險層級的事件發生率。 PubMed DOI

在美國,腎臟移植的可及性和治療結果,會受到保險類型、種族和社經地位影響。用公費保險的少數族裔、低收入或教育程度較低者,進入移植名單和移植後的結果都較差。Medicare移植後36個月就停藥物給付,導致用藥不順、排斥率升高。建議標準化轉介流程、終身藥物給付、經濟補助、獎勵公平表現及運用數位工具改善移植公平性。 PubMed DOI

KFRE公式預測腎衰竭風險,對有無糖尿病的病人都一樣準確,但在75歲以上長者會高估風險。糖尿病不影響KFRE準確度,但年紀大的人預測效果較差。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