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加州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就算飲用水中的鈾含量遠低於現行標準,還是會增加女性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雖然砷和腎臟病整體沒明顯關聯,但對年輕人及有心臟病、糖尿病者,風險可能會提高。這顯示現有的鈾安全標準可能還不夠嚴格。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社區研究調查了Hirakud地區農業的慢性腎臟病(CKD)和不明原因的慢性腎臟病(CKDu)以及貧血的流行率。研究發現,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如鎘、鉻、鉛、砷)在土壤和水中濃度過高,特別是在農民中,CKDu相當普遍。這些有毒物質的飲食暴露增加了非致癌風險,且CKD/CKDu患者中貧血情況也很常見。研究強調環境毒素與腎臟健康之間的密切關聯,提醒需注意這些風險。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雖然已有研究將重金屬和微量元素與腎功能下降聯繫,但仍需進一步探討其在CKD發展中的角色。本研究調查基線尿液中重金屬和微量元素濃度與長期腎功能受損及CKD風險的關係。結果顯示,尿液中鉻、鈷、鎳、銅、硒、鉬和碘的濃度較高,與新發IKF或CKD風險增加相關,且銅、銀、鉬和鎘也與快速腎功能下降有關,顯示這些元素可能促進腎功能惡化。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影響全球約15%的人口,斯里蘭卡的CKDu更是流行。這項系統性回顧分析了斯里蘭卡CKDu患者的食物和水質,並探討潛在污染因素。經過文獻搜尋,最終有57篇研究符合標準。結果顯示,食物和水源普遍受到重金屬、農藥及化肥污染,這些腎毒性物質對腎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對當地居民健康構成威脅。研究強調需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污染,以降低CKDu的風險。 PubMed DOI

在阿根廷,有17%洗腎病人是因慢性腎臟病原因不明(CKDUO),這些人大多較年輕、女性比例高、共病少,且多來自弱勢社經背景,較難及早接受腎臟照護。和其他洗腎病人比,CKDUO患者洗腎後存活率較高。研究建議應加強早期篩檢及提升弱勢族群的腎臟醫療可近性。 PubMed DOI

天氣越熱,慢性腎臟病患者去急診的次數會增加,尤其是腎臟相關問題更明顯。沒冷氣的人影響更大。隨著極端高溫越來越常見,這些患者熱傷害風險會上升,也會讓醫療資源需求增加。 PubMed DOI

中國一項大型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PM2.5和PM1等空氣污染物下,腎功能會加速惡化。不過,平時有健康生活習慣的人,腎臟受損的風險明顯較低。這顯示健康生活能減緩空污對腎臟的傷害。 PubMed DOI

這項美國研究發現,青少年尿液中perchlorate、nitrate和thiocyanate(PNT)濃度較高時,腎功能指標會有變化,且男女及不同污染物影響略有不同。水並非主要暴露來源。結果顯示PNT可能對青少年腎臟健康有負面影響,建議後續要再深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血中錳濃度較高和慢性腎臟病風險較低有關,但這種保護效果只在特定範圍內有效,超過臨界值後就不再增加。此外,抗氧化酶SOD在這個關聯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總結來說,適當提高血清錳濃度有助於降低CKD風險,但過多無額外好處。 PubMed DOI

空氣污染不只傷害心肺,還會增加慢性腎臟病和腎小球疾病的風險。全球研究都證實這點,但相關機制還有待釐清。因為空污是可控的風險,透過政策和個人努力改善空氣品質,有助於預防或減緩腎臟病惡化。 PubMed DOI

泰國東北農村有6.26%居民罹患原因不明的慢性腎臟病(CKDu),和年紀大、男性、尿酸高、白血球高、血紅素低,以及喝到含鎘、鉛、氟、嘉磷塞等污染地下水有關。多數水樣重金屬超標,顯示環境污染可能是主因,建議後續加強調查。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