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英國一項針對晚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大型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生嚴重急性腎損傷、開始腎臟替代治療和死亡。不過,男性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比例較高,並不是因為他們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較高。此外,實際接受腎臟專科照護的女性人數比預期還少。總結來說,急性腎損傷無法解釋男性較常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原因。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顯示,雖然女性在慢性腎臟病(CKD)第3至第5期的發生率較高,但男性在腎臟替代療法的啟動和治療中仍佔主導。透過問卷調查783名患者和98名照顧者,結果發現63.1%的女性認為女性在健康管理上表現較好,男性則為56.1%。不過,無論性別,絕大多數患者和照顧者都認為治療上對所有腎病患者是平等的,並未發現基於性別的治療差異。整體來看,兩性都認同女性在健康維護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優勢。 PubMed DOI

第33屆急性疾病品質倡議會議聚焦性別對急性腎損傷(AKI)的影響,指出該領域的知識空白。會議回顧了多方面的數據,並提出幾項建議:將性別納入研究、分析性別差異、探討性染色體與荷爾蒙的角色、檢視性別對醫療獲取的影響,以及為患者和醫療提供者創建教育資源。報告旨在總結現有知識並提出未來研究方向,以深入了解性別在不同生命階段對AKI的影響。 PubMed DOI

本研究分析了1971年至2021年間澳洲腎衰竭新發病例的腎臟替代療法(KRT)啟動趨勢,發現男性啟動KRT的比例顯著高於女性,且隨時間增加,1971年的比例為1.05,2021年已升至1.78。年齡越大,男性與女性的比例差異越明顯,85歲以上的比例高達4.38。這顯示性別在KRT啟動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且不同腎臟疾病類型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PubMed DOI

歐洲腎臟協會(ERA)2022年年報針對末期腎病(ESKD)患者的腎臟替代療法(KRT)進行分析,數據來自35國的53個登記處,涵蓋5.3億人口。主要發現包括:KRT發生率為每百萬152例,54%新患者年齡65歲以上,64%為男性,糖尿病是主要腎病。83%患者開始時接受血液透析,KRT盛行率為每百萬1074例,腎臟移植率為每百萬40例。2013至2017年開始KRT的患者5年存活率為52%,男性預期壽命顯著縮短,女性亦然。報告強調性別對KRT結果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1997至2020年間美國230萬名成年人接受腎臟替代療法的數據,探討女性在腎臟移植上的性別不平等。主要發現包括:等候名單的性別差距有所改善,但女性在活體捐贈腎臟移植(LDKT)方面的不平等惡化,死者捐贈腎臟移植(DDKT)則顯示男性獲取機會較女性更好。特別是糖尿病女性和年長者面臨更大不平等。儘管有進展,性別不平等仍需持續關注與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新開始透析的男性與女性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預後上的差異,特別是全因死亡率和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析1459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女性的全因死亡率和MACE風險顯著低於男性,但這一優勢在有主動脈鈣化(AC)的患者中消失。研究強調AC可能抵消女性的生存和心血管優勢,提醒我們在這群患者中重視AC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在不同階段的性別分佈,分析了2017至2023年間866名轉診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59%為男性,41%為女性。女性患者年齡較大且合併症較少,但在腎小管過濾率(eGFR)的轉診水平上與男性相似。臨床試驗和透析開始時性別比例一致,女性的生存率顯著較高。研究指出,性別分佈的偏差可能在第一次轉診前出現,呼籲進一步研究以促進腎臟護理中的性別健康公平。 PubMed DOI

最新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對男女影響不同。男性腎功能惡化較快,心血管死亡率高,常見貧血等問題;女性則在心肌梗塞住院後死亡率較高,洗腎時心血管事件也較多。荷爾蒙和基因表現也有性別差異,未來治療應考慮男女不同需求。 PubMed DOI

KDIGO 強調腎臟病照護要重視女性需求。CKD 會影響懷孕結果,有 CKD 的女性應諮詢避孕、懷孕時機、風險及用藥。即使 CKD 嚴重、透析或腎移植後,仍有機會懷孕,但需多專科團隊照護。孕婦應定期檢查腎功能,早期發現問題。懷孕相關腎臟病需持續追蹤,因為未來心血管風險也會增加。 PubMed DOI

在英國,腎臟移植失敗後開始洗腎的病人,通常是在醫院、腎功能還不算太差時就開始洗腎,而且多半選擇血液透析。這些人在開始洗腎後的前三個月,死亡風險也比原本腎衰竭才洗腎的人高,顯示他們需要更細緻的照護和管理。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