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套用大型語言模型自動從電子病歷中萃取多重慢性病患者資料的系統,在中國1,225位患者資料測試下,簡單特徵準確度高達99.6%,複雜特徵也有94.4%。這方法大幅提升效率與可靠性,減少人工處理,但資訊格式標準化仍是挑戰,且系統具高度彈性,適合各種研究或政策需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罕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面臨挑戰,因為其發生率低且表現多樣。研究提出一種混合方法,結合字典式自然語言處理(NLP)工具與大型語言模型(LLMs),以提升從非結構化臨床報告中識別罕見疾病的能力。這個框架整合了孤兒病本體和統一醫學語言系統,利用SemEHR工具提取疾病資訊,並透過多種LLMs優化結果。研究顯示,這種方法在識別潛在罕見疾病方面表現優異,顯示出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潛力,未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克服相關挑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分類與心理健康相關的電子健康紀錄(EHRs)術語的有效性,並與臨床專家的判斷進行比較。研究使用了來自美國50多家醫療機構的數據,分析了因心理健康問題入院的病人EHR。結果顯示,LLM與臨床醫生在術語的廣泛分類上達成高一致性(κ=0.77),但在具體的心理健康(κ=0.62)和身體健康術語(κ=0.69)上則較低,顯示出LLM的變異性。儘管如此,研究強調了LLM在自動化編碼和預測建模中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開源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從電子健康紀錄(EHRs)中提取社會健康決定因素(SDoH)數據的效果。研究隨機選取200名患者,並由兩位審查者手動標記九個SDoH方面,達成93%的高一致性。結果顯示,LLMs的表現明顯優於基準模型,特別是在識別明確提及的SDoH方面。最佳模型openchat_3.5在所有SDoH方面的準確率最高。研究強調進一步精煉和專業訓練的潛力,以提升LLMs在臨床研究中的應用,最終改善醫療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種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s)從電子健康紀錄(EHR)中識別健康狀況的策略,解決了手動標記的繁瑣問題。研究將2015年的心臟登記隊列與阿爾伯塔省的EHR系統結合,分析臨床筆記以檢測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和高血壓。結果顯示,LLM方法在敏感度和陰性預測值上優於傳統ICD代碼,且檢測趨勢穩定。這種方法有潛力提升EHR在即時疾病監測中的應用效率。 PubMed DOI

慢性病是全球主要死因,LLMs(像ChatGPT)在管理慢性病上有潛力,能提供準確、易懂的健康建議,幫助病人自我管理和獲得支持。專業型LLMs表現更好,但目前證據有限,還有隱私、語言和診斷等挑戰。臨床應用還在初期,未來需加強資料安全、專業化和與穿戴裝置整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推出 LLMonFHIR 行動 App,運用大型語言模型,幫助慢性心血管病人用多種語言、不同難度,甚至語音方式,查詢自己的電子健康紀錄。初步測試顯示,醫師認為 App 回覆正確、好懂又實用。雖然在健康摘要和檢驗數據查詢上還有改進空間,但 LLMonFHIR 有助於解決語言和健康素養障礙,讓病人更容易掌握自己的健康資訊。 PubMed DOI

這篇研究針對電子病歷中難以提取健康社會決定因素(SDoH)問題,從四家醫院建立標註資料集,涵蓋21種SDoH,並用多種模型(包含大型語言模型)進行偵測。經過指令微調的LLMs表現最佳,F1值都很高,但模型跨醫院應用仍有困難。訓練好的模型已公開在GitHub。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這項研究顯示,只要搭配詳細的提示、範例和逐步推理,大型語言模型(LLMs)就能夠準確地從臨床紀錄中擷取出常見的病人症狀。跟傳統的機器學習方法相比,LLMs在從自由文本中辨識和標準化症狀資訊方面表現得更好,這有助於提升醫療流程,也能支持更多相關研究。 PubMed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套經微調的大型語言模型,能自動從電子病歷的臨床紀錄中擷取阿茲海默症及相關失智症的7大症狀,準確度(AUROC)高達0.97-0.99,優於傳統方法。這些症狀不僅能預測失智症診斷,還和腦部MRI結果有關,有助提升診斷準確率並推動相關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用大型語言模型自動產生心臟衰竭住院摘要,能幫助部分醫師更快回答問題,且準確率沒變。大多數醫師認為這樣能省時間,也願意使用,但摘要格式要配合個人需求。整體來說,LLM有助提升醫師效率,但摘要內容還需客製化。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