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ChatGPT(GPT-4o)能提出許多新穎又有創意的心臟毒性研究想法,例如用單細胞RNA定序、AI風險預測、機器學習分析心電圖等。雖然部分計畫太過理想化,但整體來說,AI有助於激發創新研究方向,未來有機會提升心臟毒性預測和照護品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本研究評估ChatGPT-4.0在心臟病臨床案例的預診斷與治療計畫中的表現,並由專家醫師進行評估。研究使用20個案例,結果顯示ChatGPT-4.0在鑑別診斷上的一致性得分中位數為5.00,管理計畫得分中位數為4,顯示其準確性與質量良好。整體而言,ChatGPT-4.0在不同難度的案例中表現穩定,顯示其在心臟病領域作為臨床決策支持工具的潛力。 PubMed DOI

心臟衰竭(HF)是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影響死亡率和經濟負擔。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特別是像ChatGPT這樣的系統,為HF管理帶來新機會。這篇綜述分析了多個醫學資料庫的研究,探討ChatGPT在HF預防、診斷和管理中的應用,特別是對臨床決策和病人教育的影響。儘管有潛力,ChatGPT仍面臨訓練數據不足和倫理問題等挑戰。文章也強調了其在個性化治療計劃中的有效性,並希望能幫助醫療專業人員更好理解其優缺點。 PubMed DOI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人工智慧(AI)如ChatGPT為心血管醫學帶來了新機會。這篇文章探討了ChatGPT如何透過症狀分析、風險評估和診斷輔助來提升臨床決策,並改善醫療教育及研究交流。不過,也需注意潛在的不準確性、倫理問題和數據隱私等挑戰。未來應專注於提升訓練數據質量、開發專用模型及建立監管框架,以增強ChatGPT的臨床應用,進而改善治療效果和護理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ChatGPT在耳鼻喉科領域生成研究想法的潛力,將提示分為七個子專科,並評估其在系統性回顧中的表現。雖然ChatGPT在創造獨特的系統性回顧主題上有些困難,但所產生的想法通常具可行性和臨床相關性。研究建議未來應聚焦於ChatGPT在不同方法論及耳鼻喉科特定領域中生成問題的能力,顯示出人工智慧在醫學研究中的限制與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GPT-4在評估藥物對肝臟、心臟和腎臟健康的毒性時的可靠性,並將其結果與FDA藥物標籤的專家評估進行比較。研究使用了兩種提示方式:一般提示和專家提示。結果顯示,專家提示的準確率(64-75%)高於一般提示(48-72%),但兩者的表現都只是中等。這提醒我們在公共健康應用中使用GPT-4時需謹慎,並建議採用檢索增強生成(RAG)等先進框架來提升其可靠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藥物毒性評估對確保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研究比較了GPT-4和GPT-4o在預測分子毒性方面的表現,與傳統的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模型,如WeaveGNN等,特別針對骨骼、神經和生殖毒性。結果顯示,GPT-4在某些方面表現不相上下。 此外,研究還利用GPT-4結合分子對接技術,探討中藥材對心臟毒性的影響,發現黑芝麻、生薑和薑黃等成分對心臟靶點Cav1.2有顯著結合親和力,可能具心臟毒性。 總體而言,這項研究展示了ChatGPT在藥物化學中的潛力,並使開發高準確度模型變得更容易。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ChatGPT 4.0在生成創新研究假說的潛力,特別針對早期診斷結直腸癌的挑戰。研究聚焦於提升篩檢準確性、解決技術限制及識別可靠生物標記。ChatGPT產生了65個假說,其中25個被評為高度創新。經評估後,16個假說被認為優秀,1個則評為差。17個假說有相關出版物,實驗計畫中有一個被評為可行性優秀。整體來看,人工智慧在醫學研究中能提供幫助,但人類專家的專業知識仍然不可或缺,建議進一步進行實驗和臨床驗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OpenAI的ChatGPT-4在提供心房顫動相關資訊的準確性。研究使用108個結構化問題,涵蓋治療選擇和生活方式調整,由三位心臟科醫師根據準確性、清晰度和臨床相關性評估其回答。結果顯示,ChatGPT-4在「生活方式調整」和「日常生活與管理」表現良好,但在較複雜的問題上則表現不佳。整體而言,雖然它在簡單主題上有潛力,但對於需要深入臨床見解的複雜問題仍有局限。 PubMed DOI

研究用360題心臟科考題測試ChatGPT,初始得分54.44%,給予學習資料後提升到79.16%,接近人類平均。ChatGPT在基礎科學和藥理學表現佳,但解剖學較弱,且無法處理圖片等視覺資料。顯示AI能透過學習進步,但還有待改進,未來需更多研究優化醫學教育應用。 PubMed DOI

這篇論文說明 AI,像 ChatGPT-4o,正改變心臟病學和心律不整的診斷、偵測和治療方式,提升準確度和個人化醫療。不過,過度依賴、解釋性不足和資料偏誤是挑戰。未來需醫師和 AI 開發者合作,兼顧專業判斷和倫理,才能安全有效應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