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Tldc2這個基因在腎臟B型間質細胞(B-ICs)表現很高,對維持身體酸鹼平衡很重要。把Tldc2敲除後,小鼠尿液pH會下降、排碳酸氫鹽能力變差,B-ICs數量減少,還會影響V-ATPase質子幫浦的定位。這表示Tldc2對B-ICs功能和酸鹼調節很關鍵,也有助於辨識這類細胞。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Kcnj16基因編碼的Kir5.1在小鼠近端小管基底側膜中K+通道的角色。研究發現Kir4.2僅在近端小管中表現,而Kir5.1則在近端和遠端腎元都有。基因剔除小鼠中,Kir4.2表達顯著下降,Kir4.1則上升,且基底側膜中Kir4.2的染色減少。單通道記錄顯示,Kir5.1缺失會導致50-pS K+通道消失,並使膜電位變得不負,顯示K+導電性降低。總之,Kir5.1對K+通道的組裝至關重要。 PubMed DOI

TRPML-1通道的功能缺失會導致黏液脂質症第四型(MLIV),這是一種影響神經、視力及腎臟的溶酶體儲存疾病。最近研究發現,MLIV患者在成年後可能會出現腎臟疾病,但原因尚不明。研究回顧了21名MLIV患者的醫療紀錄,發現他們有慢性腎病,腎功能指標不佳。MLIV小鼠的腎細胞顯示內溶酶體結構異常及自噬受損,並且有蛋白尿和炎症現象。基因治療恢復TRPML-1功能後,改善了小鼠的腎健康,顯示其在腎功能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高血壓是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研究發現交界蛋白paracingulin (CGNL1)在其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小鼠模型進行的實驗顯示,CGNL1基因剔除的小鼠在誘導高血壓時未出現血壓升高,顯示CGNL1對高血壓的調節作用。研究還發現CGNL1缺失會影響腎小管中關鍵離子運輸蛋白的表達及活化,並且影響AMPK、ERK等信號傳導途徑。這突顯了CGNL1在高血壓調控中的新角色。 PubMed DOI

這項在新德里進行的研究發現,大多數腎小管性酸中毒(RTA)患者都有基因異常,尤其是遠端型RTA和Fanconi症候群。遠端型RTA常見SLC4A1和ATP6V1B1基因突變,且和發病年齡、聽力損失有關。雖然多數患者有生長遲緩和代謝控制不佳,但短期內很少進展到嚴重腎衰竭。這顯示南亞地區RTA的基因和臨床表現多樣。 PubMed DOI

最新研究發現,NHE4其實不會在腎臟的thick ascending limb (TAL)表現,也不是腎臟處理氨(ammonia)代謝所必需的。不管是正常狀態還是代謝性酸中毒,把NHE4基因刪除後,腎臟處理氨的功能都沒受影響,代表NHE4不是這個過程的關鍵角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小鼠腎臟的Henle氏環薄下行支(TDL)細胞有部分是由近曲小管細胞轉變而來,而Hnf4a這個轉錄因子對於TDL細胞標記蛋白Aqp1的表現很重要,顯示Hnf4a在TDL細胞形成上扮演關鍵角色。 PubMed DOI

腎臟遠曲小管(DCT)裡的mTORC1能調控Kir4.1/Kir5.1鉀通道和NCC運輸子,幫助維持體內鉀離子平衡。若用rapamycin抑制或基因剔除mTORC1,會讓這些通道和運輸子活性下降,導致尿鉀增加、血鉀降低,這過程也和活性氧有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腎臟小管細胞裡的HIF-1α會直接提升MUC4表現,導致腎臟間質纖維化。把HIF-1α基因敲除後,能減少纖維化和細胞外基質堆積。這說明HIF-1α和MUC4是慢性腎臟病的新治療標靶。 PubMed DOI

這篇文章整理了腎臟間插細胞分化和酸鹼平衡調控的最新發現,指出Foxp1、Dmrt2、Hmx2等轉錄因子對細胞發育很重要,Notch和Foxi1訊號則影響主細胞和間插細胞的轉換。單細胞定序也發現了過渡型細胞,顯示細胞命運有彈性。這些分子機制的了解,有助於未來開發治療酸鹼失衡的新方法。 PubMed DOI

一名早產兒因嚴重腎功能障礙且症狀像Bartter syndrome,檢查發現帶有罕見TFCP2L1基因突變,這基因對腎臟發育很關鍵。這是全球第二例相關報告,提醒醫師遇到不典型或治療效果差的腎臟疾病兒童時,應考慮基因檢測,以免漏診罕見遺傳病。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