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款專為CAPD患者設計的遠距照護App,能大幅減少住院天數和次數,病人和護理人員都很滿意。App提升病人安全和支持,減少回診需求,也能順利整合到照護流程,展現出價值導向醫療的優點。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在中國的研究比較了自動腹膜透析(APD)與臨時血液透析(HD)對於需要緊急透析的末期腎病(ESRD)患者的效果。116名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APD或HD,結果顯示APD組的併發症發生率顯著低於HD組(25.9%對比56.9%),且APD的住院醫療費用也較低(27,008.39元對比42,597.54元)。雖然兩組在導管存活率和患者存活率上無顯著差異,但APD在併發症和費用上表現更佳,這對臨床決策有重要參考價值。 PubMed DOI

在2020年3月,因應COVID-19疫情,美國開始允許腎臟護理提供者透過遠距醫療進行血液透析。研究分析了Medicare的索賠資料,發現疫情前16個月中,遠距醫療使用增加35%,使得醫療提供者的就診頻率上升1.4%。這在偏遠地區尤為明顯,因為患者需長途旅行就診。不過,遠距醫療與住院率之間並無顯著關聯。總體來看,雖然遠距醫療略微提升了就診頻率,但對住院率影響不大,對偏遠地區患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在泰國接受持續性行動腹膜透析(CAPD)和自動腹膜透析(APD)的五期慢性腎病(CKD)兒童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研究對60名兒童進行了隨機對照試驗,使用EQ-5D和PedsQL評估HRQoL。結果顯示,兩組在基線、16週和48週的HRQoL分數無顯著差異。雖然APD組在學校和社交領域有些改善,但未達統計顯著性。總結來說,APD對五期CKD兒童的HRQoL並無顯著優於CAPD,建議進一步研究以深入了解其影響。 PubMed DOI

貧血是末期腎病(ESKD)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時常見的問題。本研究評估了一種非侵入式的遠端監測裝置Alio SmartPatch™,用來測量這些患者的血紅素(Hb)和紅血球比容(Hct)水平,並與傳統血液檢測比較。研究涵蓋116名來自美國和約旦的患者,結果顯示SmartPatch的測量結果與標準實驗室方法相近,且在臨床可接受範圍內。SmartPatch獲得FDA批准,能每月進行多達240次非侵入式測量,促進個人化護理。這項研究顯示遠端監測技術在改善ESKD患者貧血管理上的潛力,未來需進一步探討其長期效果及適用性。 PubMed DOI

有效管理居家透析需要患者積極參與決策與治療,並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分析以人為本的護理介入,發現有13種相關介入,其中8種專注於患者在透析方式上的決策參與,6種則強調患者在治療及健康管理中的角色。結果顯示,需調整居家透析介入,以增強患者在治療及決策過程中的參與感。 PubMed DOI

韓國針對腹膜透析患者推出數位健康居家照護計畫,結合遠端監測和衛教。評估結果顯示,每QALY只需4,895美元,遠低於可接受門檻,且有79%機率最具成本效益。這方案有助提升照護品質、減少併發症,對末期腎臟病患者來說很值得推廣。 PubMed DOI

紐約市針對以非裔和西班牙裔為主的慢性腎臟病高血壓患者,推行遠距監測計畫,九成以上願意參加,且多數能持續三個月。六個月內約一半血壓達標,顯示這方法有效,有助縮小族群差距,但還需更多長期比較研究。 PubMed DOI

這項單一中心前瞻性研究發現,導入AI智慧腹膜透析照護計畫後,病人治療依從性明顯提升。依從性高(回報率80%以上)者,12個月後血清鈣和iPTH控制較好,但對血磷沒明顯影響。整體來說,這個計畫有助提升依從性並改善部分礦物質控制,但對長期成效還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大型研究發現,開始做居家血液透析(HHD)的病人,比起腹膜透析(PD)住院率和住院天數都更低,尤其是黑人和男性病人,感染住院的差異最明顯。不同透析方式會影響住院情形,且和種族、性別有關,建議未來要有更多研究協助病人選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來自低社經背景、患有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大多有智慧型手機,也願意用科技接受營養諮詢。即使教育程度不高,他們仍認為遠距醫療營養支持很有幫助,障礙也不多。用手機進行遠距營養照護,對這群人來說很有發展潛力。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