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第1型糖尿病合併腎病變的兒童,血清sclerostin和頸動脈內中膜厚度都比沒腎病變的糖尿病兒童和健康兒童高。sclerostin濃度高和病程長、血糖控制差、尿蛋白多、CIMT高有關。sclerostin超過60 ng/mL、CIMT超過0.3 mm可用來辨識腎病變,未來有機會成為早期血管併發症的生物標記。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因胰島素問題導致血糖過高,特別是2型糖尿病在英國日益普遍,並成為慢性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鈣調素(STC-1)是一種調節鈣平衡的荷爾蒙,雖然在健康人血液中通常不見,但在懷孕、癌症和慢性腎病中可能升高。STC-1具有抗氧化、抗炎及保護腎臟和心血管系統的特性,對糖尿病腎病的腎臟損傷有潛在保護作用。進一步研究STC-1可能開啟新的治療方法,幫助管理鈣失衡及糖尿病相關的心血管問題。 PubMed DOI

糖尿病全血管病(DPD)是糖尿病的一大併發症,會導致多個器官血管動脈硬化,增加失能和死亡風險。研究建立了單細胞血管圖譜,分析了321,358個細胞,識別出63種細胞類型,特別是內皮細胞在細胞間互動中扮演關鍵角色。研究還探討了心臟與腎臟的互動,發現BMP信號通路對糖尿病心腎併發症至關重要,且SGLT2抑制劑能調節BMP6水平。這些發現有助於未來DPD的預防與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折增加的原因,並評估metformin和exendin-4對骨骼健康的影響。雖然預期這些藥物能降低骨折風險,但結果不如預期。研究發現semaphorin 4D(Sema4D)是影響骨脆弱的重要因子,exendin-4能降低Sema4D水平,增強骨強度,而metformin的效果較小。研究建議針對Sema4D的治療策略,可能有助於改善T2DM患者的骨骼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481名中國成人型1型糖尿病(T1DM)患者,探討腎病進展的相關因素。結果顯示,男性、病程較長、高三酸甘油脂及高收縮壓均與慢性腎病(CKD)進展風險正相關,而較低的體重指數(BMI)則為負相關因素。研究還指出,高血糖、高血壓及高尿酸血症與腎病階段有關。建議對早期T1DM患者,特別是低BMI及合併高血壓的男性,應加強監測腎功能,並考慮轉診腎臟科專家以進行干預,強調早期檢測的重要性。 PubMed DOI

SGLT2抑制劑治療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時,可預防三個月內尿液中足細胞相關分子上升,顯示對足細胞有保護效果。不過,這些尿液標記物和腎功能或蛋白尿沒有明顯關聯。 PubMed DOI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常因腎功能惡化而面臨健康威脅,雖然現有治療有改善,但多數人腎功能還是會逐漸變差。新型腎臟保護藥物(如GLP-1受體促效劑、醛固酮拮抗劑、SGLT2抑制劑)在第二型糖尿病有效,部分醫師也開始在第一型糖尿病上嘗試,但安全性和效果還需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早期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用GLP-1受體促效劑治療,比起胰島素或一般治療,更能有效降低與腎損傷相關的sCD36濃度,且這和腎功能改善有關。GLP-1RAs可能透過影響CD36路徑來保護腎臟,sCD36也有機會成為監測病情和治療效果的新指標,但還需要更多研究確認。 PubMed DOI

過去兒童腎臟病治療多靠ACEI和ARB,但效果有限。SGLT2抑制劑原本用於糖尿病,現在發現對沒有糖尿病的成人CKD也有腎臟保護作用。初步兒童研究顯示,加上SGLT2抑制劑有機會減緩腎損傷和蛋白尿,但安全性和效果還需更多大型研究確認。使用時要注意副作用,目前相關臨床試驗正進行中。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又嚴重的腎臟併發症,主要跟免疫發炎和代謝異常有關。這些問題會讓腎臟受損,治療上除了控制血糖,也會用新型藥物像GLP-1受體促效劑和SGLT2抑制劑,針對代謝和免疫一起處理。未來要發展更個人化的治療,還需要更深入了解這些機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 JCHAIN 和 IFI44L 兩個基因在糖尿病腎病變患者中表現增加,和免疫反應有關,未來有機會成為診斷或治療的新指標。這是透過基因分析、孟德爾隨機化和臨床驗證得出的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