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名73歲糖尿病男性,術前用canagliflozin,接受機器手臂輔助前列腺癌手術及淋巴結切除,六個月後罕見出現膀胱內*Candida*真菌球。推測與手術導致膀胱血流減少及SGLT2抑制劑增加感染風險有關,最後以經尿道切除處理。外科醫師應留意膀胱血流及SGLT2抑制劑的感染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篇系統性回顧研究了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的患者中,Fournier壞疽(FG)的臨床特徵及治療結果。研究涵蓋了78篇文獻,最終納入14篇。患者年齡介於34到72歲,多數為男性及肥胖者。所有患者在發生FG後停止使用SGLT2i,並接受其他抗糖尿病藥物及多種治療措施。治療後,患者通常在9到51天內出院。結論指出,使用SGLT2i後發生FG的機率低,且適當治療可改善患者狀況。 PubMed DOI

正常血糖性糖尿病酮酸中毒(DKA)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與SGLT2抑制劑有關,這類藥物常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本文報告了一位60多歲女性,因胰臟腫瘤手術前停用dapagliflozin,卻在術後出現DKA,儘管她的血糖正常。手術壓力、急性疾病及碳水化合物攝取減少可能是誘因。這個案例提醒我們,使用SGLT2抑制劑時需特別注意其風險,並進行仔細監測與及時處理。 PubMed DOI

腎膿腫是泌尿科嚴重的感染併發症,可能危及生命。這篇病例報告介紹了一名62歲男性,因右側腰痛及排尿困難就醫,經CT確認為腎膿腫。該患者無傳統風險因素,唯一的相關因素是使用SGLT2抑制劑。經抗生素治療後,感染在兩週內痊癒。這是首例與SGLT2抑制劑相關的腎膿腫,提醒醫療人員需注意此類潛在風險,並強調監測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與尿路感染(UTIs)的關聯,並與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進行比較。結果顯示,SGLT2i使用者的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顯著增加,而非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則較低。對於有泌尿生殖系統異常的患者,兩種藥物的非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無顯著差異。總體而言,SGLT2i增加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但降低非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 PubMed DOI

這是首例報告*Enterococcus raffinosus*腦室炎合併*Strongyloides*超感染,發生在一位免疫抑制的澳洲原住民男性。因抗藥性*E. coli*感染導致敗血性休克,診斷延遲。經MRI及腦脊髓液培養確診,治療後完全康復。此案例提醒,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敗血症患者應及早給予ivermectin,並注意糖尿病、營養不良等風險因子。 PubMed DOI

SGLT2 抑制劑不會增加泌尿系統癌症風險,甚至可能降低,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也有預防腎結石的潛力。雖然不會讓泌尿道感染變多,但生殖器黴菌感染的機率會上升,且利尿作用可能讓下泌尿道症狀加重。未來還需要更多臨床研究來確認這些藥物的泌尿科效益與風險。 PubMed DOI

SGLT2 抑制劑對心臟和腎臟有保護效果,但對先天或手術改變泌尿道的患者,像神經性膀胱或尿路改道,可能會增加感染和併發症風險。這類患者用藥要特別小心,需個別評估並密切追蹤,目前相關證據還不多,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安全性。 PubMed DOI

氣腫性膀胱炎是罕見且嚴重的膀胱感染,常見於糖尿病或免疫力差的人。本案例是一位使用SGLT-2抑制劑empagliflozin的糖尿病男性,因克雷白氏菌感染導致氣腫性膀胱炎,顯示empagliflozin可能會提高嚴重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PubMed DOI

膀胱切除後用腸道做尿路改道,容易發生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SGLT2抑制劑(糖尿病藥)會加重這種酸中毒,還可能導致急性腎損傷。作者分享兩個案例,停藥並補充水分後症狀改善。建議這類病人要小心使用SGLT2抑制劑,還需要更多研究確認風險。 PubMed DOI

Candida引起的泌尿道感染雖然少見,但糖尿病、導尿管或用過抗生素的人還是有風險。SGLT2抑制劑會增加女性生殖器和泌尿道Candida感染機率。這篇病例報告一位年長女性,因服用SGLT2抑制劑,感染了對fluconazole有抗藥性的Candida glabrata,最後用micafungin治療成功。當常用抗黴菌藥無法用時,micafungin是個不錯的選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