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腎臟內阻力指數(RRI)和腎移植後感染有明顯關聯。RRI高於0.765時,對偵測感染有中等準確度。若移植腎功能異常但RRI正常,可能代表感染,有助於判斷是否需要做腎臟切片及解讀結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腎功能儲備(RFR),使用兩種方法:蛋白質負荷測試(RFR-T)和腎臟實質阻力指數變化測試(DRRI-T)。研究對象為50名腎功能正常的患者,結果顯示RFR-T與DRRI-T之間有中等一致性(0.545)。RFR與基線估計的GFR有顯著關聯,且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特別是在女性中。雖然DRRI-T操作簡便,但尚未成為金標準,適合初步篩檢。研究顯示RFR變化受性別和年齡影響,需在更大人群中進一步研究。這為腎功能評估提供了新見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多參數磁共振成像(MRI)在評估腎動脈狹窄(RAS)患者腎功能的效果。研究對象為62名患者,使用3.0 T的Philips Ingenia CX MRI機器,並採用多種掃描技術。結果顯示,MRI在識別單側腎功能障礙方面具顯著效能,特別是平均腎動脈血流的靈敏度高達0.93,AUC為0.864。結合皮質腎血流和T1值的診斷效能最佳,AUC達0.92。總之,多參數MRI對於檢測RAS患者的腎功能障礙具有潛力,能改善診斷與預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臟活檢結果與潛在腎臟捐贈者的孤立性微血尿(IMH)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近一半的IMH陽性捐贈者在尿液顯微鏡檢查中紅血球為陰性。在271名接受活檢的捐贈者中,有62%顯示異常,許多被診斷為免疫球蛋白A腎病(IgAN),即使顯微鏡檢查結果為陰性。研究指出,顯微鏡檢查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約54%,效果有限,建議在IMH的潛在捐贈者中進行腎臟活檢,以避免忽略重要病理。 PubMed DOI

Banff 分類雖然標準化了移植排斥的診斷與治療,但其僵化的類別限制了我們對異體移植炎症的理解,特別是對不符合排斥標準的炎症。為了描述在活檢中發現的炎症但腎功能未惡化的情況,提出了「亞臨床炎症」的概念。隨著免疫抑制劑的進步,亞臨床排斥的發生率下降,關注度減少。然而,近期研究指出即使是低水平的炎症也可能有長期負面影響。這篇綜述探討了腎臟異體移植中炎症的歷史、潛在起源,並提出了對亞臨床炎症的更新定義與管理方法。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且是慢性腎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對腎臟阻力指數(RRI)的影響。145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為期26週的治療,結果顯示這兩種療法能顯著改善RRI,約三分之一的患者RRI正常化,對照組則無顯著變化。RRI可作為檢測DKD早期腎損傷的有用工具,且這些療法可能對心血管風險和腎臟健康有潛在好處。 PubMed DOI

最近研究發現,腎臟移植受者中,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血清肌酸酐穩定的情況下仍可能出現急性排斥反應。本研究旨在透過尿液生物標記物CCL2、CXCL9、CXCL10和VEGF-A,建立風險算法來識別排斥反應的風險。研究分析了517個腎臟活檢樣本,並在174個兒童樣本中驗證,結果顯示該算法具備高特異性和陰性預測值,能有效區分低風險與高風險患者,對改善移植後監測具重要意義。 PubMed DOI

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用尿液檢測4個基因外泌體mRNA的新方法(ExoTRU),能非侵入性偵測並區分不同腎臟移植排斥反應。這項檢測靈敏度高達94%,即使腎臟切片沒發現異常,也能預測不良結果。驗證結果顯示,這方法有機會減少約45%的不必要腎臟切片,對移植病患的風險評估和管理很有幫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膀胱尿道攝影中發現腎內逆流,會獨立增加小朋友泌尿道感染後產生腎臟疤痕的風險,且疤痕多半出現在逆流的位置。因此,評估VUR時若能記錄腎內逆流,有助於提供更個人化的治療建議。 PubMed DOI

這項大型腎臟移植研究發現,測量尿液 CXCL9 和 CXCL10 對偵測排斥反應的幫助有限。CXCL9 雖然診斷準確性略有提升,但不足以影響臨床決策,CXCL10 則無明顯效益。整體來說,這些尿液生物標記在移植後一年內,並未優於現有的臨床監測方法。 PubMed DOI

腎臟血管病變(RVLs)在紅斑性狼瘡腎炎(LN)患者中很常見,特別是增生型LN。這項研究發現,有RVLs的患者病情較嚴重,腎功能較差,完全緩解率也較低,且預後較差。RVLs的嚴重程度可作為預測LN預後的重要指標。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