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綜述指出,很多藥物像是SSRI、抗精神病藥、抗癲癇藥、質子幫浦抑制劑,特別是thiazide類利尿劑,都可能在剛開始用藥時引發低鈉血症。不過,像loop利尿劑、lithium和SGLT2抑制劑反而可能降低風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則可能因荷爾蒙缺乏導致低鈉血症。新型藥物還需要更多研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影響血漿鈉濃度的遺傳因素及噻嗪類利尿劑的影響,發現31個與血漿鈉水平相關的遺傳信號,且這些基因在腦下垂體的表達較高。不過,並未找到與噻嗪類利尿劑引起的低鈉血症相關的顯著遺傳位點。研究顯示,較低的遺傳易感性與較低的血漿鈉水平有關,但並無證據顯示遺傳易感性與利尿劑使用之間存在互動。總體而言,強調了遺傳因素在血漿鈉調控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篇文章是關於水分和電解質失衡的系列文章之一,來自日本的「電解質冬季研討會」,專為年輕腎臟科醫師設計。第三篇重點在新型藥物如何影響腎臟疾病和癌症患者的水分與電解質平衡。像是SGLT2抑制劑、非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ns-MRAs)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等藥物雖有療效,但也帶來管理上的挑戰。了解失衡的根本原因並及時介入,對優化治療結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接受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會增加嚴重低血容量的風險。研究分析了1,200名新使用SGLT2i的患者,發現治療前30天內,嚴重低血容量的風險顯著上升,特別是在第22到28天之間,風險達到最高。總結來說,使用SGLT2i與初期的嚴重低血容量風險增加有關,患者需特別注意。 PubMed DOI

這項統合分析評估了SGLT2抑制劑對心臟衰竭患者血清鈉和鉀水平的影響,包含13項隨機臨床試驗,共有10,617名參與者。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對急性和慢性心臟衰竭的血清鈉和鉀水平並無顯著影響。雖然亞組分析顯示一些變化,但無統計學意義,且敏感性分析確認結果穩健。總體而言,研究結論是SGLT2抑制劑在電解質失衡方面是安全的,建議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其對血清電解質的影響。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一份針對全球不良事件通報的回顧發現,和其他糖尿病藥物相比,SGLT-2 抑制劑被通報與膀胱癌和腎臟癌的發生率較高,但和其他癌症類型沒有顯著關聯。還需要更多長期研究來確認這些藥物是否真的會增加癌症風險。 PubMed DOI

嚴重低鈉血症治療時,鈉值常因ADH偏低而上升過快,初步尿液檢查有助預測風險。Desmopressin可有效控制鈉值上升,但若水分補充過多,反而會讓鈉值過低。治療過程需密切監測並個別調整,才能避免併發症。 PubMed DOI

中樞性尿崩症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經歷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後雖然罕見,但還是有可能發生,會造成持續高血鈉且沒口渴感,讓診斷變得更困難。SGLT2抑制劑(如dapagliflozin)會掩蓋CDI的典型尿液表現,導致診斷延遲,建議懷疑CDI時要先停用這類藥物。 PubMed DOI

SGLT2 抑制劑原本用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現在也被廣泛用於射出分率降低型心衰竭。近期研究發現,住院期間就開始用 SGLT2 抑制劑,不論是急性心衰竭或心肌梗塞後,都能改善治療成效,利尿效果也比傳統治療更好。這篇綜述整理現有證據,討論最佳用藥時機、利尿策略比較及安全性注意事項。 PubMed DOI

在急性心衰竭合併腎功能異常時,利尿劑抗藥性的定義不一,實際發生率比想像中低。各種治療方式都能有效去除體液壓力,對腎功能指標影響通常很小。腎功能異常不代表會對治療沒效,治療重點應放在確實去除體液壓力,不用太擔心腎功能短暫的輕微變化。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有低血鈉,發生敗血症和其他感染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建議定期檢查血鈉,有助於早期發現高風險族群。不過,目前還不確定低血鈉本身是不是主因,還需要更多研究釐清。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