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瑞典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和SGLT2抑制劑時,雖然約一半人在五年內會停藥,但有超過一半的人會再重新用藥,所以其實有七到八成患者在治療後1到5年內都還持續用藥。GLP-1類藥物之間互換比SGLT2類更常見,BMI較高的人也比較會持續用GLP-1藥物。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心臟衰竭和糖尿病患者對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的遵從性,發現只有60%的患者在一年後持續使用。研究分析了2013至2018年間的數據,發現中位隨訪2.3年內,有8,463名患者出現主要不良事件,死亡率和住院率分別為每1,000人年25.5和39.4。年齡、低BMI、低體重、貧血、慢性腎病及利尿劑使用是主要風險因素。擁有三個或以上風險因素的患者,其不良結果風險是無風險者的3.04倍,顯示需對這些患者進行更仔細的副作用監測。 PubMed DOI

COORDINATE-Diabetes 試驗旨在解決第二型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SGLT-2 抑制劑和 GLP-1 受體激動劑使用不足的問題。儘管這些療法能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但常常未被開立或中止。分析顯示,中止原因包括不良反應、患者偏好、成本與可及性,以及臨床判斷。這些結果顯示需針對障礙制定策略,以提升高風險族群對療法的遵從性,改善他們的心血管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8年至2023年間,125,474名超重或肥胖成人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s)的情況。結果顯示,61%的參與者有2型糖尿病,無糖尿病患者的停藥率高達64.8%,而有糖尿病者為46.5%。體重減輕和高收入與較低的停藥率相關,但胃腸道副作用則增加停藥風險。在停藥後,無糖尿病患者重新開始治療的比例(36.3%)低於有糖尿病者(47.3%),顯示無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遵從性上面臨更大挑戰。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性研究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間,接受GLP1RA治療的2-3級肥胖患者的減重效果。雖然臨床試驗結果樂觀,但研究指出可及性和依從性面臨挑戰,24.7%的患者從未使用該藥物,35.6%在兩年內中止治療,原因包括失聯、副作用及保險問題。持續使用GLP1RA的患者減重9.22%,低於臨床試驗數據,而未開始或停止治療的患者幾乎沒有減重。這強調了遵從治療的重要性,並需解決可及性和依從性問題,以提升療效。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停止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後,患者的長期減重效果。研究納入8項隨機對照試驗,共2,372名BMI達27 kg/m²以上的參與者。結果顯示,停止使用liraglutide的參與者平均回升2.20公斤,而semaglutide或tirzepatide的參與者則回升9.69公斤。研究強調,停藥後體重回升顯著,建議在停藥時應討論長期減重管理,並將GLP-1RAs視為慢性療法以預防體重回升及相關健康風險。 PubMed DOI

一項針對超過千名肥胖患者的研究發現,只有56%的人能持續用semaglutide一年,主要卡在取得藥物困難和副作用。平均一年減重8.8%,有持續用藥的則減10.9%。做過胃繞道手術的人減重效果更好(13.6%),但BMI超過40的人效果較差。實際減重成效比臨床試驗差,跟用藥不易和持續率低有關。 PubMed DOI

這篇回溯性研究指出,有第二型糖尿病且合併CKD、心衰竭或ASCVD的住院病人,有8.6%在出院後不當停用建議的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促效劑。住院可能會讓病人之後在門診時,較不容易持續使用這些符合指引的糖尿病藥物。 PubMed DOI

美國一項針對逾1.5萬名成人的研究發現,多數使用Wegovy減重的人沒照建議劑量遞增,近半數五個月內就停藥。自費高、收入和學歷較低者停藥率更高,顯示經濟負擔和持續用藥有困難,政策上需改善用藥可近性與持續性。 PubMed DOI

這項多國研究分析同時有慢性腎臟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發現開始用GLP-1受體促效劑的人,腎衰竭和心衰竭發生率比用SGLT2抑制劑的人高。這提醒我們,了解這些藥物在真實世界的效果很重要,對未來治療比較有幫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過重或肥胖的成年人如果持續使用注射型 semaglutide 或 tirzepatide,一年後體重和糖化血色素的改善效果都比中途停藥的人好。不過,實際減重效果比臨床試驗差,可能跟現實中停藥率高、劑量較低有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