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研究團隊在果蠅腎細胞表現人類nephrin,發現它能組成類似腎臟的結構,但無法完全恢復細胞功能,顯示還需其他因子。這模型可用來測試NPHS1基因突變對nephrin組裝的影響,並與疾病嚴重度有關,證明果蠅腎細胞是研究先天性腎病基因變異的好工具。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與核孔蛋白(NUPs)突變的關聯。透過全外顯子測序,發現六個家庭中有NUP85、NUP93、NUP107和NUP160的致病性突變。主要發現包括:NUP93突變導致患者在六個月內腎衰竭,NUP85突變影響其與Seh1的相互作用,NUP160突變的兒童顯示內質網擴張,NUP107突變則導致不穩定的截斷蛋白。這些突變可能破壞細胞穩態,進而加速腎病進展。 PubMed DOI

原發性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管硬化症(pFSGS)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常導致腎衰竭,且移植後復發風險高。近期研究利用腎臟類器官技術,探討pFSGS患者血漿對腎臟類器官的影響。結果顯示,pFSGS血漿會損害腎小管上皮細胞,並引發炎症反應。相對而言,非復發患者的血漿則無此影響。接受治療性血漿置換的患者,其血漿對類器官的損害減少,顯示腎臟類器官在預測FSGS復發風險方面的潛力。 PubMed DOI

低腎元數量與慢性腎病(CKD)及高血壓風險增加有關。為了研究腎元不足的影響,我們創建了一種新型近交大鼠模型(HSRA大鼠),其中75%的後代僅有一個腎臟。研究顯示,這些大鼠的腎元數量減少約20%,並在18個月時出現顯著的蛋白尿,顯示CKD風險增加。透過甲基化測序、單核RNA測序及蛋白質組學分析,我們發現多個基因及366個差異表達的蛋白質,特別是Deptor和Amdhd2基因,可能在腎臟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可用於改善腎元健康及減緩腎病進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了在體外複製腎小球過濾屏障的挑戰,影響了足細胞疾病的藥物篩選。研究人員利用果蠅的腎細胞進行全動物藥物篩選,創造了表達可分泌變異型綠色螢光蛋白的轉基因果蠅,以快速評估腎細胞功能。重點在於Rac1蛋白,過度表達會導致功能受損。研究篩選了100種藥物,發現zacopride能改善腎細胞功能,顯示出新的治療潛力。 PubMed DOI

FSGS 在腎臟移植後常常復發,可能跟體內未知的循環因子有關。最新研究發現,腎臟類器官有機會幫忙偵測這些因子,未來有望預測 FSGS 是否會復發。不過,目前還需要進一步找出相關因子,並讓檢測方式標準化,才能真正用在臨床上。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研究分析141例TRPC6相關足細胞病變,發現多數患者會出現蛋白尿或腎病症候群,約一半30多歲就腎衰竭。散發性個案惡化較快,特定基因變異(如p.R175W、p.R895C)更易早發腎衰竭。這些結果有助於未來個人化治療發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腎小球高血壓會讓足細胞超過3,000個基因的mRNA剪接型態改變,特別是Shroom3和Myl6這兩個基因。這顯示替代性剪接在足細胞對高血壓的反應中很重要,也可能成為新的生物標記。 PubMed DOI

在類固醇抗藥性腎病症候群的兒童中,發病時血清白蛋白濃度較高(2.3 g/dL以上)有助於預測是否帶有基因變異。約有21%病童有基因變異,這些人對免疫抑制治療效果較差,五年腎臟存活率也較低。相較之下,病理特徵參考價值不高。 PubMed DOI

最新研究發現,MCD和FSGS患者體內可偵測到抗nephrin自體抗體,但不同檢測方法結果差異很大。比較多種技術後,發現用人類細胞來源、品質較高的抗原,搭配免疫沉澱法最可靠。僅少數FSGS患者有明顯抗體,大約一半MCD患者僅能用最敏感方法偵測到微弱訊號。未來需標準化檢測流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西西里島一個家族的腎臟病是因COL4A基因突變造成,且同樣基因變異的人症狀差異很大。結果顯示基因檢測對診斷和治療很重要,也提醒我們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發展出更個人化的腎臟病治療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