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研究團隊在果蠅腎細胞表現人類nephrin,發現它能組成類似腎臟的結構,但無法完全恢復細胞功能,顯示還需其他因子。這模型可用來測試NPHS1基因突變對nephrin組裝的影響,並與疾病嚴重度有關,證明果蠅腎細胞是研究先天性腎病基因變異的好工具。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異常的增強子-啟動子互作對腎元發育的影響,使用Six2TGC轉基因小鼠。結果顯示,Six3基因的異位表達會干擾Six2的功能,導致腎元數量減少,可能增加慢性腎病的風險。研究人員透過基因組整合位置分析和Hi-C技術,發現Six2的遠端增強子與Six3的啟動子之間存在異常互作。進一步的實驗顯示,干擾Six3能恢復腎元數量,強調基因調控在腎臟發育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治療FSGS是很重要的,我們用斑馬魚幼魚和NFP前藥物成功誘導類似FSGS損傷,進行藥物篩選。NFP比以前更有效,適合高內容篩選。通過蛋白質組學分析,我們觀察到FSGS特徵並識別重要途徑。NFP是在斑馬魚幼魚中高效誘導FSGS的前藥物,有助於尋找新的治療方法。 PubMed DOI

類固醇抗性腎症候群(SRNS)是兒童和年輕成人慢性腎臟疾病的常見原因,其中最嚴重的是先天性腎症候群芬蘭型(CNSF),由基因突變引起。研究人員創造了小鼠模型,模擬特定腎臟疾病,有助於研究基因替代療法。缺乏關鍵蛋白質的小鼠壽命短,腎臟異常,尿液中蛋白質增加。這研究對未來腎症候群基因治療研究有重要啟示。 PubMed DOI

腎小管間質病(NPH)是一種遺傳性腎臟疾病,會導致進行性腎衰竭,目前主要透過分子檢測來診斷。本研究探討在鼻上皮細胞中使用免疫染色檢測NPHP1和NPHP4蛋白的潛力。研究分析了86名腎臟纖毛病患者的樣本,結果顯示,所有有致病性NPHP1變異的患者均未檢測到NPHP1,且NPHP4也完全缺乏。這些結果透過西方印跡法得到確認。研究建議,透過呼吸道上皮細胞的免疫螢光檢測,可以幫助澄清基因檢測結果,進一步增強NPH的診斷準確性。 PubMed DOI

Piezo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對腎臟功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腎小管的過濾過程中。研究人員利用果蠅的心包腎小管細胞來探討Piezo的角色,發現當Piezo失去功能時,腎小管細胞的功能會顯著下降,並導致裂隙膜結構受損。電子顯微鏡顯示,Piezo沉默後,裂隙膜密度降低,腔道形狀異常。此外,缺乏Piezo的細胞還顯示出內質網壓力增加和鈣流入減少。總之,Piezo對腎小管細胞的功能和結構完整性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與核孔蛋白(NUPs)突變的關聯。透過全外顯子測序,發現六個家庭中有NUP85、NUP93、NUP107和NUP160的致病性突變。主要發現包括:NUP93突變導致患者在六個月內腎衰竭,NUP85突變影響其與Seh1的相互作用,NUP160突變的兒童顯示內質網擴張,NUP107突變則導致不穩定的截斷蛋白。這些突變可能破壞細胞穩態,進而加速腎病進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了在體外複製腎小球過濾屏障的挑戰,影響了足細胞疾病的藥物篩選。研究人員利用果蠅的腎細胞進行全動物藥物篩選,創造了表達可分泌變異型綠色螢光蛋白的轉基因果蠅,以快速評估腎細胞功能。重點在於Rac1蛋白,過度表達會導致功能受損。研究篩選了100種藥物,發現zacopride能改善腎細胞功能,顯示出新的治療潛力。 PubMed DOI

FSGS 在腎臟移植後常常復發,可能跟體內未知的循環因子有關。最新研究發現,腎臟類器官有機會幫忙偵測這些因子,未來有望預測 FSGS 是否會復發。不過,目前還需要進一步找出相關因子,並讓檢測方式標準化,才能真正用在臨床上。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研究分析141例TRPC6相關足細胞病變,發現多數患者會出現蛋白尿或腎病症候群,約一半30多歲就腎衰竭。散發性個案惡化較快,特定基因變異(如p.R175W、p.R895C)更易早發腎衰竭。這些結果有助於未來個人化治療發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西西里島一個家族的腎臟病是因COL4A基因突變造成,且同樣基因變異的人症狀差異很大。結果顯示基因檢測對診斷和治療很重要,也提醒我們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發展出更個人化的腎臟病治療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