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特定血液和尿液代謝物和尿路結石有關,尤其是mannose可能有保護作用。人類和動物實驗都證實這點,顯示結石形成和代謝、腸道菌相有關。未來mannose有機會成為預防和治療結石的新方法。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尿酸結石形成的代謝因素,針對尿酸結石形成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願者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包括:尿酸結石形成者和糖尿病患者的淨酸排泄顯著高於健康志願者,且尿液pH較低。健康志願者的體脂肪與尿液緩衝能力呈反比,但在其他兩組中則不成立。研究顯示,這些患者存在酸產生增加及腎臟氨根排泄受損的雙重缺陷,增加了結石風險,特別是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中,強調了針對性干預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特別是dapagliflozin(DAPA),在心血管和腎臟保護方面顯示潛力,甚至對非糖尿病患者也有效。最新研究指出,SGLT2i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腎結石的風險。研究發現,DAPA能提高尿液中的檸檬酸和鎂,並降低草酸,抑制結石形成。DAPA透過改善自噬流來達成這一效果,但羥氯奎寧(HCQ)會干擾其保護作用。該研究獲得台灣多機構的資助支持。 PubMed DOI

腎結石越來越常見,治療又貴又容易復發。最新研究發現,原本用來治療糖尿病的 SGLT-2 抑制劑(像 dapagliflozin)有機會預防草酸鈣腎結石。研究會先觀察藥物對尿液草酸和鈣的影響,再做隨機對照試驗,重點看 8 週後尿液草酸有沒有下降。若結果理想,這類藥物有望成為預防腎結石的新選擇,也能幫忙省醫療費。 PubMed DOI

這項美國NHANES研究發現,非糖尿病成人只要胰島素阻抗指數(像是METs-IR、HOMA-IR、TyG-BMI)越高,腎結石及其復發的風險就越大,尤其METs-IR預測力最強。這種關聯主要跟血清尿酸和維生素D濃度有關,顯示胰島素阻抗是非糖尿病族群腎結石的重要危險因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452種血液代謝物,發現甘胺酸和N-乙醯鳥胺酸可能和慢性腎臟病有因果關係。不過,降低甘胺酸可能會增加膽結石和膽囊炎風險,減少N-乙醯鳥胺酸也可能影響耳鳴。這些代謝物有機會成為新治療標靶,但相關治療要注意副作用。 PubMed DOI

腎結石很常見,容易復發,發生率也在增加,和遺傳、環境都有關。每個人體質不同,症狀也會差很多。了解遺傳和環境影響,有助於發展更個人化的預防和治療。這篇綜述會介紹最新的遺傳學發現,說明罕見和常見腎結石的成因與機制。 PubMed DOI

罕見腎結石多在小孩或青少年就發病,可能造成嚴重腎臟問題。抽血、驗尿和基因檢查有助於診斷,尤其是早發、家族史或反覆結石時。及早發現很重要,因為有些治療能預防腎損傷。腎臟科和泌尿科醫師要能及時辨識,才能給病人最適合的照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有腎結石病史的活體腎臟捐贈者,若尿液結石風險較低且經飲食或藥物調整後有明顯改善,較容易通過捐贈審核;反之,若尿鈣高且風險因子未改善,則較可能被拒絕。尿液結石風險因子的改善,和能否順利捐腎有直接關聯。 PubMed DOI

這篇研究整理了美國AUA指引外、可預防草酸鈣腎結石的新方法,包括藥物、草本、食物、營養素和益生菌等。像tolvaptan、蔓越莓汁、檸檬酸鎂、分解草酸酵素、蘋果酸等能降低尿中結石風險;SGLT2抑制劑、魚油EPA、某些雙磷酸鹽則能減少結石形成。部分方法如石韋草、米糠、氫氧化鎂同時有雙重效果,未來有望納入指引。 PubMed DOI

英國生物資料庫的大型研究發現,血中UMOD較低和SSC4D較高,和腎結石風險增加有明顯關聯,這和腎功能無關。這兩種蛋白質有望成為腎結石的重要標記,也可能是致病關鍵。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