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研究發現,六個家族的遺傳性紅血球增多症和EPO基因的新型非編碼變異有關,導致肝臟產生活性更高的EPO,雖然EPO濃度正常,卻會讓紅血球異常增加。這揭示了EPO調控與功能改變的全新致病機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肝肺症候群(HPS)是與慢性肝病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肝臟移植。雖然不常見,但某些腎臟疾病的兒童,如常染色體隱性多囊腎病(ARPKD),也可能同時有慢性肝病,增加發展HPS的風險。這篇報告探討了一名ARPKD兒童的案例,他出現持續低氧血症並被診斷為HPS,最終成功接受肝臟移植。建議腎臟科醫生定期使用脈搏血氧儀篩檢這類患者。 PubMed DOI

最近研究指出,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在抑制紅血球生成素(EPO)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影響紅血球生成。無論是內源性EPO還是施用的EPO,都能刺激FGF23的產生,但FGF23與ESA治療及抗藥性之間的關係仍不明朗。在一項針對654名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中,發現使用ESA的患者FGF23水平較高,且較高的ESA劑量與FGF23增加有關。這些結果顯示FGF23、EPO及貧血之間的相互作用相當複雜,需進一步研究以釐清機制。 PubMed DOI

CHIP是一種常見、跟年齡有關的血液異常,不只會增加血癌和心臟病風險,也和慢性腎臟病及急性腎損傷有關,這些關聯不受傳統危險因子影響。現有證據顯示CHIP和腎臟疾病有關,但還需要更多研究釐清兩者關係,抗發炎治療可能對CHIP患者的腎臟有幫助。 PubMed DOI

AKI後,腎小管會出現多倍體細胞,這些細胞和發炎、纖維化有關,會加速AKI惡化成CKD。SPP1蛋白在這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抑制SPP1能減少纖維化,未來針對SPP1或多倍體細胞治療,有望預防AKI變成CKD。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接受血液透析的兒童如果有發炎(CRP高)或透析不夠充分(KT/V低),比較容易對紅血球生成素(EPO)產生抗性。年紀較大、EPO劑量高也有關。只要透析做得夠,血紅素和血小板數也會比較好,有助於降低EPO抗性的風險。 PubMed DOI

APOL1基因變異在非洲血統族群中很常見,會大幅提高腎臟病風險。現有治療只能延緩惡化,無法根治。針對APOL1的新療法正進行臨床試驗,初步效果不錯。若證實有效,APOL1基因檢測將成為這些族群腎臟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工具。 PubMed DOI

在腎臟剛受損時,KLF6這個轉錄因子會在近曲小管細胞裡增加,進一步提升POLR2A(也就是RNA聚合酶II的RPB1)的表現,導致細胞持續去分化、發炎和纖維化,讓急性腎損傷惡化成慢性腎臟病。抑制KLF6或POLR2A能減緩這些傷害,反之過度表現KLF6會讓情況更糟。這條KLF6–POLR2A/RPB1路徑是腎臟損傷後不良修復和纖維化的關鍵。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基因表現,找出四個關鍵基因(ABCC8、ALPI、FGF11、OBP2A),有機會成為末期腎臟病患者血液透析時,預測動靜脈瘻管失敗和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標記,尤其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診斷效果更好。研究也發現相關免疫細胞和15種潛在藥物,但還需更多不同族群驗證。 PubMed DOI

像 empagliflozin 這類 SGLT2 抑制劑,能活化紅血球生成相關路徑,促進心衰竭患者紅血球生成、增加鐵的利用。這效果在不同型態的心衰竭都看得到,且病情越嚴重,變化越明顯。即使有缺鐵,empagliflozin 仍有益處,但紅血球生成反應較弱,治療時要注意鐵代謝狀況。 PubMed DOI

SGLT2 抑制劑常用來治療糖尿病、心衰竭和腎臟病,但可能會導致紅血球增多症,原因包括利尿造成血液濃縮和促紅血球生成素增加。若出現紅血球增多,建議停藥並配合放血等標準治療。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