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生酮飲食對慢性腎臟病肥胖患者和多囊腎病患者可能有幫助,像是減重或延緩病程。不過,目前對晚期腎臟病患者的長期安全性還有疑慮,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適合對象和長期效果。現有證據雖然有希望,但還不能完全確定。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病性囊性氨基酸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影響腎臟,導致腎臟問題。目前使用半胱氨酸治療存在限制。一項研究在腎病性囊性氨基酸症動物模型中測試了生酮飲食對腎臟疾病的影響。結果顯示,生酮飲食有助於預防腎臟問題,並改善動物的腎功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在晚期慢性腎病(CKD)患者中,將酮類類似物(ketoanalogues)加入低蛋白飲食的效果。透過16項隨機對照試驗,涵蓋1,344名參與者,結果顯示這種組合能顯著提高腎小管過濾率(GFR),降低尿素氮和磷的水平,並增加鈣的水平。在非糖尿病患者中,末期腎病(ESKD)的風險也略有降低,但全因死亡率和營養狀態未見顯著差異。這表明此組合可能有助於延遲透析啟動,改善鈣磷平衡,未來仍需針對糖尿病CKD患者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酮類類似物補充劑對持續性行動腹膜透析(CAPD)患者殘餘腎功能(RKF)的影響,為期一年,共153名參與者。結果顯示,酮酸組的RKF下降幅度與安慰劑組相似,無顯著差異。然而,早期開始透析的患者在接受酮類補充後,RKF下降顯著低於安慰劑組,顯示其潛在益處。整體而言,酮類類似物對蛋白質限制飲食的患者影響不大,但對早期透析患者的效果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的管理傳統上重視限制蛋白質攝取,以延緩病情惡化和末期腎臟病(ESRD)的發生。不過,近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對這種做法的有效性提出質疑,並指出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及生活品質下降。這篇評論探討了限制蛋白質的理由,批評現有證據,並主張應採取更個人化的護理方式,兼顧營養與藥物治療。此外,文章也提到CKD治療的進展,包括ACE抑制劑、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提出一個綜合策略以優化患者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非常低碳水化合物酮飲食(VLCKD)在有無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特別是與酮症相關的疾病發生率(IAK)和糖尿病酮酸中毒(DKA)。在72,751個病人年中,IAK的發生率為每千人年1.18,無糖尿病者的發生率僅0.04,且無DKA案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IAK發生率較高,為每千人年1.69,DKA為1.01。使用SGLT2抑制劑的患者DKA發生率更高,達2.90。總體來看,VLCKD通常安全,但需對使用SGLT2抑制劑的患者進行仔細監測。 PubMed DOI

心臟衰竭的特徵是心臟能量不足,最近研究發現,衰竭的心臟會增加酮體的氧化來滿足能量需求,這對心臟有保護作用。提高血液中酮體水平可能對心臟衰竭患者有益。小型臨床試驗顯示,外源性酮體能增強心臟功能。治療性酮症可透過運動、飲食改變或藥物實現,但目前對其長期效果仍缺乏數據,尚不建議常規使用。醫療提供者需了解如何管理這些患者。本文探討心臟衰竭中的酮體代謝及相關管理策略。 PubMed DOI

隨著飲食在慢性腎臟病(CKD)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健康飲食對降低相關死亡率和殘疾的影響愈加明顯。本文將探討幾個重點: 1. **植物性飲食概述**:分析素食、純素及地中海飲食,及其對腎臟健康的潛在益處。 2. **研究證據**:檢視植物性飲食對無腎病個體CKD發生率及進展的影響,並探討其降低CKD風險的機制。 3. **CKD患者的療效**:討論植物性飲食在已診斷CKD患者中的效果,及其如何輔助藥物治療。 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探討,強調飲食在CKD管理中的關鍵角色,提升患者的整體健康。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指出,低碳和生酮飲食在慢性病管理上有科學根據,並非只是流行,連用GLP-1藥物的病人也能安全長期執行。作者也討論了飲食的持續性、成本和環境影響,並用最新研究澄清常見迷思。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控制蛋白質攝取,建議減少動物性蛋白,多選植物性蛋白並搭配多樣化食材,補足必需胺基酸。這篇綜述會說明CKD患者建議的蛋白質量、選擇原則,以及如何長期維持這些飲食習慣。 PubMed DOI

肥胖會讓腎衰竭患者無法做腎臟移植,但目前對CKD患者的減重指引不明確。減重手術雖有效,但不適合有嚴重情緒障礙的人。本案例中,一位晚期CKD合併肥胖及情緒障礙的女性,改用個人化生酮飲食後成功減重,腎功能也沒惡化。生酮飲食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幫助CKD患者減重並符合移植資格。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