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2015到2022年,美國腎臟分配政策改變後,等候移植者雖然收到器官提供的次數大增,但實際接受移植的只有約38%,有7.4%等不到就過世。雖然第一次收到器官的等待時間變短,但很多人其實多次被提供卻沒成功移植。整體來說,器官提供次數暴增,卻反映分配效率低,急需更有效的排序機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臟交換計畫(KEPs)讓活體捐贈者的腎臟移植成為可能,特別是對於不相容的病人。研究分析了2004至2021年間荷蘭的KEP與非KEP移植結果,發現兩者的十年移植物存活率相似(KEP為91.6%,非KEP為91.9%)。雖然KEP病人的五年排斥率和存活率較低,但調整後差異不顯著。主要風險因素包括捐贈者年齡、再移植、透析年限等。研究建議更廣泛推行KEP,並在尚未設立的地區建立此計畫,以改善病人結果。 PubMed DOI

2019年,五個倫敦移植單位推出器官共享協議,旨在有限資源下安全轉移器官與受者。報告涵蓋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的20個月活動,期間共進行16例腎臟移植,主要因手術室容量及資訊系統問題。捐贈者中,62.5%為腦幹死亡,37.5%為循環死亡,半數符合標準。75%的受者為首次移植,18.75%為高度敏感者。43.75%案例出現移植物功能延遲,平均住院7.5天,三位受者在第一年內去世,兩位因SARS-CoV-2感染。整體而言,此計畫成功促成原本無法進行的移植。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3至2023年間,未經授權移民和永久居民在美國獲得腎臟移植的挑戰。結果顯示,未經授權移民的登記比例雖有增長,但不具統計意義。他們的等待名單死亡率低於美國公民,且移植後的死亡率和移植物失敗率也較低。儘管面臨困難,這些移民的移植結果優於公民,顯示出改善非公民獲得腎臟移植機會的政策需求。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指出腎臟移植候選者的評估過程中存在顯著變異,可能影響移植效率與公平性。雖然評估中有共同元素,如篩檢感染和心臟病,但不同醫療中心的具體做法差異很大。關鍵要點包括:缺乏標準化的評估方法、禁忌症的定義不一致,以及各中心在管理轉介和決策上的差異。這強調了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標準化移植前的做法,從而減少獲取差異並改善患者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1997至2020年間美國230萬名成年人接受腎臟替代療法的數據,探討女性在腎臟移植上的性別不平等。主要發現包括:等候名單的性別差距有所改善,但女性在活體捐贈腎臟移植(LDKT)方面的不平等惡化,死者捐贈腎臟移植(DDKT)則顯示男性獲取機會較女性更好。特別是糖尿病女性和年長者面臨更大不平等。儘管有進展,性別不平等仍需持續關注與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社會健康決定因素(SDOH)如何影響活體捐贈腎臟移植(LDKT)與死者捐贈腎臟移植(DDKT)的可及性。研究分析了2020年和2022年成人腎臟接受者的數據,發現個人收入和社區收入對LDKT的機率有顯著影響。結果顯示,收入越高,接受LDKT的機率越大,且社區的中位家庭收入也會影響可及性。這強調了解決SDOH對改善腎臟移植公平性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美國調查發現,大多數腎臟移植病人和腎臟科醫護人員都希望能得知被拒絕的捐贈腎臟相關資訊,但多數移植中心主任不贊成通知病人。病人希望收到即時且詳細的資訊,主任們則偏好只提供有限通報,顯示雙方在資訊透明度上有明顯分歧。 PubMed DOI

2023年,美國規定腎臟移植計畫要用不分種族的腎功能計算方式,重新檢視黑人候選人的等待時間。全國有32%的黑人因此等待時間被調整,平均多了約610天積分,讓他們接受腎臟移植的機會大增。不過,各移植中心執行的頻率差異很大,政策雖然有幫助,但不同中心和族群的落實狀況還是有差。 PubMed DOI

對於高度致敏的腎臟移植候選人,若依抗體強度等標準,謹慎移除部分「不可接受」的HLA抗原,可有效降低cPRA、提升配對機會。西班牙研究顯示,62.5%患者約三個月內獲配對,18人成功移植。雖然排斥風險增加,但短期存活率仍高,這方法有助提升移植機會。 PubMed DOI

在美國,腎臟移植的可及性和治療結果,會受到保險類型、種族和社經地位影響。用公費保險的少數族裔、低收入或教育程度較低者,進入移植名單和移植後的結果都較差。Medicare移植後36個月就停藥物給付,導致用藥不順、排斥率升高。建議標準化轉介流程、終身藥物給付、經濟補助、獎勵公平表現及運用數位工具改善移植公平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