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法國大型研究指出,因紅斑性狼瘡腎炎導致末期腎臟病的患者,接受腎臟移植後,死亡風險比持續洗腎低六成,十年存活率也高出許多(83%比60%)。這個好處在各種族群都很明顯,建議應及早評估並轉介腎臟移植。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在肺移植患者中,早期診斷腎臟損傷非常重要,因為腎病會影響預後。一項研究分析了2010至2021年間100例肺移植患者的腎臟活檢,發現多種慢性腎臟病變,最常見的包括動脈硬化和急性腎小管壞死。研究指出,血栓性微血管病與使用某些藥物有關,且只有一半患者有生物學跡象。34名患者進展至末期腎病,主要風險因素包括術後透析和蛋白尿。建議有腎病跡象的患者應轉診腎臟科醫生,及早進行活檢。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狼瘡性腎炎慢性腎病(LN-CKD)患者與其他慢性腎病(CKD)患者在心血管和腎臟結果上的差異。分析瑞典腎臟登記資料,發現LN-CKD患者年齡較輕、腎功能較好,心血管疾病盛行率較低。雖然LN-CKD的腎臟替代療法(KRT)風險低於原發性腎小管疾病(PGD),但其死亡率和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較高,顯示需要針對LN-CKD患者採取心血管事件預防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回顧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對接受腎臟移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研究比較了77名使用GLP-1 RA至少12個月的患者與2,094名未使用者。主要發現包括:使用GLP-1 RA的患者生存率較高(p=0.049),腎功能改善,尿中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顯著下降(p=0.003),且腎小球過濾率下降速度較慢(p=0.04)。總體來說,GLP-1 RA有助於降低死亡率和改善腎功能,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評估其風險與益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腎臟移植後,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與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的長期效果。分析了89,710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使用SGLT2i的患者需要透析的風險顯著較低(風險比0.694),全因死亡率也降低(風險比0.687)。兩組在感染、排斥或住院率上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SGLT2i可能對糖尿病腎臟移植受者有益,改善腎功能和生存率。 PubMed DOI

這項法國大型研究分析2009到2020年超過3.4萬名腎臟移植患者,發現5年存活率達89%,移植物存活率85%。大多數人用calcineurin抑制劑等免疫藥物,近年tacrolimus等新藥使用增加,類固醇等則減少。整體治療方式變化不大,成果相當理想,也為未來新療法評估提供重要參考。 PubMed DOI

一項針對4354位SLE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SGLT2抑制劑的人,24個月後腎功能(eGFR)比沒用的人更好,腎功能惡化或進展到末期腎病的風險也較低,顯示SGLT2抑制劑有助於保護SLE患者的腎臟。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顯示,belimumab 對合併腎病症候群的紅斑性狼瘡腎炎患者來說,效果不錯且安全性高。治療 18 個月後,腎功能和蛋白尿都有明顯改善,類固醇也能減量,副作用和沒合併腎病症候群的患者差不多,沒出現嚴重安全問題,支持臨床上可用於這類患者。 PubMed DOI

對於因 ANCA 血管炎導致末期腎病的病人,腎臟移植比持續透析明顯提升存活率。法國研究顯示,移植後十年存活率達 72%,而透析僅 28%。因此,及早評估並增加移植機會對這類病人非常重要。 PubMed DOI

腎臟血管病變(RVLs)在紅斑性狼瘡腎炎(LN)患者中很常見,特別是增生型LN。這項研究發現,有RVLs的患者病情較嚴重,腎功能較差,完全緩解率也較低,且預後較差。RVLs的嚴重程度可作為預測LN預後的重要指標。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回溯性研究分析209位有狼瘡性腎炎病史的腎臟移植患者,發現移植後復發其實很常見,尤其有定期腎臟切片時更容易發現,且很多人沒症狀。非裔美國人復發率最高,最常見的是第II型。大約一半復發者最後會失去移植腎,顯示定期切片追蹤很重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