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雙向孟德爾隨機化研究發現,基因預測的鐵狀態(像是血清鐵、鐵蛋白等)和尿毒症之間,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之前觀察到的關聯,可能只是巧合,並不代表真的有直接影響。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鐵代謝和腎臟病的關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運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探討尿調節素(uromodulin)水平與上尿路感染(UTIs)風險的關聯。研究涵蓋多個隊列的參與者,主要為歐洲血統,並找出與尿液及血清尿調節素相關的基因變異。結果顯示,尿液尿調節素每增加一個標準差,與上尿路感染風險降低有關(勝算比0.80),顯示出保護作用;但血清尿調節素的關聯性則不顯著(勝算比0.95)。這些結果經敏感性分析後仍一致,雖然主要集中在歐洲血統,可能影響普遍適用性。總體而言,研究支持尿調節素在預防上尿路感染方面的保護作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吸煙行為與慢性腎病(CKD)的關聯,使用了先進的統計方法。結果顯示,吸煙開始、早期吸煙年齡、每日香煙消耗量及終生吸煙暴露均與CKD風險增加有關,而戒煙則能降低風險。研究確認吸煙是CKD的重要促成因素,建議降低吸煙率可顯著減少CKD的發生率。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鐵相關生物標記與血液透析病人貧血及全因死亡率的關係,旨在超越傳統的臨界值分析。透過前瞻性隊列研究,分析215,927名接受透析至少三個月的病人,發現低血清鐵蛋白和轉鐵蛋白飽和度(TSAT)與較高死亡風險相關。即使在高TSAT下,血清鐵蛋白的增加也可能提高死亡風險。研究建議為透析病人制定個性化的鐵管理策略,以改善治療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尿素氮(BUN)水平與心血管疾病(CVDs)之間的因果關係,採用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MR)方法,分析了148,767名東亞人數據。結果顯示,較高的BUN水平與冠狀動脈疾病(CAD)風險增加有顯著關聯(比值比1.42),但對心房顫動、心律不整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則無顯著影響。研究強調在高風險人群中監測BUN的重要性,以助於CAD的預防和風險評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基因預測的環境因素對IgA腎病(IgAN)和膜性腎病(MN)的影響,使用兩步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研究分析了68種環境暴露與這兩種腎臟疾病的關聯。 主要發現包括:IgAN的風險因子有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無麩質飲食等可降低風險,而酒精消費、失眠等則增加風險。MN的風險因子中,教育程度和中高強度運動可降低風險,牛肉攝取等則增加風險。研究指出失眠、BMI和腰圍在教育程度與IgAN的關係中扮演中介角色,這些發現有助於未來的預防策略和風險評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遺傳分析發現,甲狀腺刺激素(TSH)偏高會導致腎功能變差,特別是在東亞和歐洲族群中。不過,其他甲狀腺指標(像是fT4、TPOAb)沒看到明顯影響。未來慢性腎臟病的管理,建議要把TSH這個因素納入考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452種血液代謝物,發現甘胺酸和N-乙醯鳥胺酸可能和慢性腎臟病有因果關係。不過,降低甘胺酸可能會增加膽結石和膽囊炎風險,減少N-乙醯鳥胺酸也可能影響耳鳴。這些代謝物有機會成為新治療標靶,但相關治療要注意副作用。 PubMed DOI

一項納入45個隨機試驗的系統性回顧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論是否洗腎,補充鐵劑(口服或靜脈注射)能降低心衰竭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風險,也減少嚴重不良事件。不過,對於未洗腎的患者,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鐵劑的臨床效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發現,腎功能變差(像是血清肌酸酐升高、eGFR降低)會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症(VTE)及其亞型的風險,但慢性腎臟病診斷或尿素氮濃度則沒這關聯。建議腎功能差的人要特別注意VTE的預防和監測,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原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肥胖會明顯導致腎功能變差,尤其是用cystatin C來評估時才看得出來,用creatinine則沒這關聯。影像和遺傳分析也支持這結果,提醒大家在研究肥胖和慢性腎臟病時,選對腎功能指標很重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