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傳統腎臟檢查像抽血或切片,頻率有限又不易早期發現問題。現在有新型可穿戴或植入式生物感測器,可持續、非侵入性地從汗液、唾液等偵測腎臟相關指標,還能監控溫度和發炎,幫助及早發現移植排斥等狀況,讓腎臟疾病管理更即時、更有效。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糖尿病腎病是慢性腎病(CKD)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需要腎臟替代療法的關鍵因素。儘管已有SGLT2抑制劑和finerenone等新療法,但CKD患者仍面臨腎功能惡化和死亡的風險。未來應重點在於早期識別高風險個體,以便採取預防措施,並改善已存在CKD患者的治療。最近的研究顯示,透過尿液肽組學分類器CKD273分析273種尿液肽,能有效識別高風險個體,可能讓我們在CKD出現前就能進行介入。 PubMed DOI

心腎綜合症是心臟與腎臟功能失調相互影響的情況,會形成損傷循環,並且有高發病率和死亡率。及早識別此症狀對改善病人預後非常重要。近期對於能指示心腎功能變化的生物標記物的研究逐漸增加,這些標記物有助於了解心腎綜合症的機制,並預測器官功能的變化。本文回顧了相關文獻,探討了血清和尿液中的生物標記物在診斷和預測心腎綜合症中的應用及其臨床價值。 PubMed DOI

在醫療器材開發中,融入病人觀點對於創造以病人為中心的解決方案非常重要。透過病人自報結果(PROs)、病人偏好資訊(PPI)等方法,開發者能更好地滿足病人需求,提升設備有效性。然而,腎臟科領域在這方面的應用仍然有限,導致病人參與度不足。幸運的是,現在有一些計畫和FDA指導方針開始整合PROs進入腎臟科設備開發,預期將改善醫療器材與腎病患者需求的對應,提升護理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為腎衰竭患者開發可攜式、可穿戴及部分植入的血液透析系統的複雜性。研究分析了醫療、財務、技術、人因工程及生態因素對這些系統的影響,並從PUBMED中篩選出24項相關研究。結果顯示13個設備被分類,並確定三種主要技術方法。研究建議模仿腎臟功能以提升系統可移動性,透析液再生系統在可攜帶性上特別有潛力,但資金不足仍是推進技術的主要障礙。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影響約十分之一的歐洲人,預計到2040年將成為第五大死亡原因。COVID-19疫情使CKD的情況更為嚴重,成為主要死亡風險因素。儘管CKD的治療成本高於癌症和糖尿病,但過去50年進展緩慢,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最近研究指出,資訊與通訊科技(ICT)介入,特別是遠端病人監測(RPM),能改善腎臟病患者的照護。RPM透過數位科技在家中監測患者,能早期發現問題,提升臨床結果。系統性回顧顯示,RPM可降低成本、提升醫療效率,並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PubMed DOI

貧血是末期腎病(ESKD)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時常見的問題。本研究評估了一種非侵入式的遠端監測裝置Alio SmartPatch™,用來測量這些患者的血紅素(Hb)和紅血球比容(Hct)水平,並與傳統血液檢測比較。研究涵蓋116名來自美國和約旦的患者,結果顯示SmartPatch的測量結果與標準實驗室方法相近,且在臨床可接受範圍內。SmartPatch獲得FDA批准,能每月進行多達240次非侵入式測量,促進個人化護理。這項研究顯示遠端監測技術在改善ESKD患者貧血管理上的潛力,未來需進一步探討其長期效果及適用性。 PubMed DOI

全球對腎臟替代療法(KRT)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三分之二的患者無法獲得治療,導致可預防的死亡。獲得KRT的機會受經濟、社會及基礎設施等多重因素影響。目前的KRT選擇包括腎臟移植、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未來可能有異種移植的潛力。KRT技術的進步可借鑒非洲的手機革命,透過創新降低成本並改善獲取途徑。實現腎臟健康倡議的藍圖需要充足資金及國際合作,以提升KRT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PubMed DOI

及早發現腎臟病很重要,能預防惡化和併發症,也降低死亡率。只要做簡單的血液和尿液檢查,就能早期發現問題,對高風險族群特別有幫助。現在治療方式進步,早期發現更有價值。不過,資源不足和民眾認知低還是挑戰。建議把腎臟篩檢納入健康計畫,並加強全球合作,才能有效減輕腎臟病負擔。 PubMed DOI

近紅外線光譜分析(NIRS)能非侵入性監測重症新生兒腎臟氧合,有助早期發現急性腎損傷。雖具潛力,但因正常值不一、技術挑戰及臨床效益未明,目前應用有限。本文介紹NIRS原理、現有證據、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 PubMed DOI

及早做腎臟檢查(抽血、驗尿)能預防惡化、減少併發症,甚至救命,尤其高風險族群更該注意。新療法讓篩檢更划算,但資金和認知度還不夠。全球應共同努力,把腎臟健康列為重點,並把早期篩檢納入現有健檢計畫。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