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加利西亞15個家族、共37位帶有兩種常見UMOD基因變異(p.C255Y和p.Q316P)的患者,這兩種變異都會影響uromodulin功能,導致腎臟問題。大多數人有高尿酸血症,約一半有高血壓或腎囊腫。p.C255Y較常見於痛風患者,且腎病進展較快。了解特定基因突變有助於預後評估和個人化治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近研究指出,ALG5基因的單等位基因變異與自體顯性多囊腎病樣(ADPKD樣)表型有關,特別是一種新變異p.R79W。這變異在兩個愛爾蘭家庭中被發現,這些家庭有非典型的晚發性ADPKD症狀及腎小管間質損傷。透過全外顯子組和靶向測序,23名個體中有18名受影響者顯示此變異。腎臟活檢顯示ALG5在高基氏體中的定位異常,並且尿調節素在內質網中積累。這項研究強調ALG5在晚發性ADPKD中的重要性,並增進對其分子機制的理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與腎功能有關的基因變異如何影響免疫球蛋白A(IgA)腎病(IgAN)的進展。研究招募了961名IgAN患者和651名非IgAN末期腎病(ESRD)患者,重點在於ESRD的發生時間。結果顯示,SNP rs77924615-G與IgAN患者發生ESRD的風險獨立相關,且該基因型的尿調節素水平較高,與腎功能惡化有關。總之,rs77924615影響UMOD基因的活性,進而影響IgAN患者的腎功能。 PubMed DOI

自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ADTKD)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通常伴隨家族性慢性腎病(CKD)及輕微的蛋白尿。診斷需識別特定基因的變異,特別是UMOD基因。在一項針對葡萄牙家庭的研究中,發現UMOD基因有新型大範圍缺失,與CKD及高尿酸血症相關,確認了ADTKD-UMOD的診斷。此外,還發現SLC8A1基因的罕見變異,可能與症狀早發有關。這些發現需進一步研究以釐清致病機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影響非洲族群尿液尿模蛋白(uUMOD)水平的遺傳及非遺傳因素,特別是<UMOD>-<PDILT>遺傳位點與慢性腎病(CKD)的關聯。研究對象包括1202名來自非洲預測研究的年輕黑人和白人成人,以及1943名中年黑人成人。主要發現顯示黑人參與者的uUMOD水平低於白人,且CKD風險等位基因在黑人中更常見。這項研究強調了uUMOD水平在不同種族間的顯著差異,並建議在腎功能分析及精準醫療中考慮這些差異。 PubMed DOI

MUC1基因的框移變異與常染色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ADTKD-MUC1)有關,但檢測困難。本研究評估了在原因不明的腎衰竭患者中這些變異的流行率,並比較丹麥家庭的情況。研究招募了172名50歲以下的患者,最終有123名接受基因分析,發現7例ADTKD-MUC1(6%),其中5例透過SNaPshot檢測出異常,並在2名患者中識別新變異。所有異常患者均符合ADTKD標準,且有腎衰竭家族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診斷由MUC1基因變異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ADTKD)面臨挑戰,因為有一個大型的可變數量串聯重複(VNTR)區域,讓標準檢測變得困難。研究人員開發了VNtyper工具,能從短讀序列中識別致病性MUC1 VNTR變異。在2017至2023年間的研究中,4,040名患者中有40名發現MUC1變異,顯示VNtyper在診斷ADTKD-MUC1方面的有效性,特別是對於非典型病例或無家族史的患者。這強調了先進基因檢測在識別罕見遺傳病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702位中國多發性腎囊腫患者,利用次世代定序找出23個相關突變基因,其中10個有致病性變異,診斷出七種遺傳性囊腎疾病,ADPKD最常見。研究還發現63個全新致病基因變異,讓我們對囊腎疾病的遺傳學有更多認識。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研究分析141例TRPC6相關足細胞病變,發現多數患者會出現蛋白尿或腎病症候群,約一半30多歲就腎衰竭。散發性個案惡化較快,特定基因變異(如p.R175W、p.R895C)更易早發腎衰竭。這些結果有助於未來個人化治療發展。 PubMed DOI

CFHR5腎病通常會有血尿和蛋白尿,且多見於男性,腎功能惡化快。這份報告發現一種新的CFHR5變異,患者只有慢性腎臟病,沒有血尿或蛋白尿,症狀像常染色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男性病人腎功能惡化也很快,腎臟切片顯示腎小管和血管受損,但腎小球正常。 PubMed DOI

英國生物資料庫的大型研究發現,血中UMOD較低和SSC4D較高,和腎結石風險增加有明顯關聯,這和腎功能無關。這兩種蛋白質有望成為腎結石的重要標記,也可能是致病關鍵。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