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接受血液透析的兒童如果有發炎(CRP高)或透析不夠充分(KT/V低),比較容易對紅血球生成素(EPO)產生抗性。年紀較大、EPO劑量高也有關。只要透析做得夠,血紅素和血小板數也會比較好,有助於降低EPO抗性的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影響慢性腎病(CKD)兒童患者選擇及開始腎臟替代療法(KRT)的因素,涵蓋695名6到17歲的患者。結果顯示,eGFR較低、下降幅度大及高收縮壓會增加開始KRT的機率。腎小管病的兒童較腎臟及尿道畸形患者更可能開始透析,且較低的BMI和血紅素水平也有關。研究還發現不同醫療中心的實踐差異影響KRT的決策。總之,腎功能、病型、營養、血壓、貧血及醫療中心的影響都很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接受透析的病人中,血紅素變異性與營養狀態的關係,病人使用促紅素刺激劑darbepoetin。研究期間為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共109位20歲以上的病人參與。主要發現包括:參與者平均年齡64歲,Hb水平為10.7 g/dL。較高的ESA抗性指數(ERI)和Hb變異係數(Hb-CV)與較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及脂肪組織指數(FTI)相關。結果顯示,FTI與ERI和Hb-CV呈負相關,顯示營養狀態對透析病人的ESA反應性及Hb變異性有影響。 PubMed DOI

最近研究指出,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在抑制紅血球生成素(EPO)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影響紅血球生成。無論是內源性EPO還是施用的EPO,都能刺激FGF23的產生,但FGF23與ESA治療及抗藥性之間的關係仍不明朗。在一項針對654名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中,發現使用ESA的患者FGF23水平較高,且較高的ESA劑量與FGF23增加有關。這些結果顯示FGF23、EPO及貧血之間的相互作用相當複雜,需進一步研究以釐清機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接受維持性透析的兒童中高鉀血症的預測因子。研究對象為18歲以下的患者,定義高鉀血症為血清鉀濃度達5 mEq/L或以上。共招募41名患者,其中15名(36.6%)出現高鉀血症。結果顯示,年齡較大、尿素水平較高,以及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RAASi)是高鉀血症的重要預測因子。值得注意的是,飲食中的鉀攝取量與血清鉀水平無關,顯示非飲食因素可能更影響高鉀血症的發生。 PubMed DOI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常見的併發症,與腎功能下降、紅血球生成素缺乏及鐵代謝異常有關。研究顯示,122名非透析依賴型CKD患者的血紅蛋白(Hb)水平低於133名健康對照者,且Hb水平與腎小管過濾率(eGFR)呈正相關。CKD患者的紅血球死亡率是健康者的1.4倍,且與eGFR階段有關。多元回歸分析指出,eGFR是紅血球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顯示紅血球死亡增加可能加重腎性貧血。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多中心研究發現,接受CRRT治療的兒童,出院時有18%出現新功能障礙,且部分孩子在出院後6到12個月功能仍未恢復,特別是有共病或腎功能未恢復者。研究強調,這些病童需要長期且多專科團隊的追蹤照護。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對需要血液透析且有貧血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使用erythropoietin治療,發生重大心血管和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比roxadustat低,兩者的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率則差不多。erythropoietin在心血管安全性上可能較佳。 PubMed DOI

這篇回顧發現,rHuEPO和DA治療CKD兒童貧血,提升血紅素的效果差不多。rHuEPO初期治療較省錢,但若效果不好,換用DA可能有幫助,只是費用會增加。不過,因為相關研究不多,結果還是有些限制。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晚期慢性腎臟病兒童從傳統血液透析改用線上血液透析過濾(OL-HDF)一年後,骨骼健康指標明顯改善,顯示OL-HDF有助於骨骼代謝,但對身高成長則沒顯著影響。 PubMed DOI

這項針對2到18歲慢性腎臟病兒童的研究發現,蛋白質-能量消耗症(PEW)盛行率差異很大(13.3%~46.7%),晚期CKD更常見,且和感染住院率較高有關。肌肉量減少是最明顯的PEW指標。建議針對CKD兒童要用適合年齡的營養評估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