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心腎症候群(CRS)是心臟和腎臟互相影響的疾病,分五型,依最先受損的器官而定。心臟問題會影響腎臟,腎臟問題也會影響心臟,全身性疾病則同時影響兩者。CRS 在兒童中很常見且危險,需多科醫師合作治療,目前仍缺乏專一療法,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心腎綜合症(CRS)是心臟與腎臟功能障礙之間的複雜互動,特別在心臟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竭(HFpEF)患者中尤為明顯。主要機制包括中央靜脈壓升高及腎臟血管系統的活化等。新興生物標記如胱蛋白酶C和腎小管損傷標記等,對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有潛力。雖然目前尚無特定治療,但管理策略與射血分數降低型心衰竭相似,且對新療法的研究持續進行。未來在診斷和治療方面有望有更多進展。 PubMed DOI

心腎症候群(CRS)是一種心臟與腎臟功能失調的複雜狀況,主要表現為兩者的發炎與纖維化。這個過程經歷再生與纖維化階段,伴隨免疫細胞的浸潤與活化。發炎轉變為纖維化的過程中,巨噬細胞的類型變化及TGF-β的增加是關鍵指標。慢性發炎會影響血流,導致氧化壓力,進一步促進纖維化。雖然動物模型的研究增進了我們的理解,但仍需臨床應用。針對纖維化的治療顯示出希望,未來可能會有新的診斷與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在心腎單位(CRU)接受治療的心腎綜合症(CRS)患者進行了一年的臨床結果調查,分析了54名於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轉診的患者。主要發現包括:83%的患者完成6個月隨訪,平均年齡70歲,65%為男性,近半數因缺血性心臟病導致心臟衰竭。治療後,心臟衰竭的管理顯著改善,住院率減少超過50%。研究顯示CRU在管理CRS患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助於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及住院率。 PubMed DOI

心腎綜合症(CRS)是一種影響心臟和腎臟功能的複雜病症,常因糖尿病等合併症而加重,導致氧化壓力增加。近期在CRS管理上有進展,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這類藥物不僅能降血糖,還能保護心腎。此外,間歇性禁食作為非藥物方法,可能透過改善葡萄糖代謝和減少氧化壓力來促進健康。這篇綜述探討了這兩者在CRS管理中的角色,並強調需進一步研究其長期效果和安全性。 PubMed DOI

心臟衰竭(HF)和慢性腎臟病(CKD)常同時出現,形成心腎綜合症(CRS),可能引發貧血,進一步惡化病情,增加併發症和死亡風險。管理CRS中的貧血具挑戰性,因為缺乏統一指導,且受多種因素影響。雖然SGLT2抑制劑和靜脈注射鐵劑有助於改善病情,但促紅血球生成劑的效果尚不明確。治療應針對HF、CKD及貧血,建議糾正缺鐵並考慮使用促紅血球生成劑。需要更多研究來優化貧血管理策略。 PubMed DOI

腎臟疾病對心血管系統影響深遠,隨著腎功能下降,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增加。許多腎臟疾病,特別是先天性和囊腫性疾病,常在兒童時期被診斷,並可能與心臟問題共存。主要相關疾病包括腎臟及尿道先天性異常、多囊腎病及腎小球疾病等。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血管僵硬、心臟瓣膜疾病及其他心血管風險,特別是在腎病綜合症和IgA腎病等情況下。腎臟與心血管健康的關聯在兒童中尤為重要。 PubMed DOI

美國心臟協會重新定義慢性心腎綜合症為心血管-腎臟-代謝綜合症,強調脂肪組織在糖尿病、心臟病和腎臟病中的重要性。這個綜合症影響血管系統、心臟和腎臟,可能導致冠心病、慢性心衰、糖尿病及腎衰竭等嚴重問題。近期在治療上有進展,像是SGLT2抑制劑、GLP-1激動劑和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等藥物,顯示改善心腎結果的潛力,這在多項隨機對照試驗中已獲證實。本文將探討這些臨床試驗及藥物的藥理學。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多中心研究發現,接受CRRT治療的兒童,出院時有18%出現新功能障礙,且部分孩子在出院後6到12個月功能仍未恢復,特別是有共病或腎功能未恢復者。研究強調,這些病童需要長期且多專科團隊的追蹤照護。 PubMed DOI

充血性腎病變是因心臟衰竭等導致腎臟靜脈壓力上升的心腎症候群。診斷時,建議用杜卜勒超音波檢查腎臟靜脈血流,並參考VII、RVSI等指標。治療上,環利尿劑和SGLT2抑制劑對改善靜脈充血效果不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心臟受損時會釋放CSRP3蛋白,這個蛋白會被腎臟吸收,導致腎臟纖維化。如果移除CSRP3或阻斷其吸收,能保護腎臟。這揭示心腎症候群的新機制,也有機會成為未來治療的新方向。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