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研究用文獻計量分析整理2004到2024年全球急性腎損傷(AKI)和敗血症的研究趨勢。中國論文數最多,但美國、澳洲在被引用次數和國際合作更突出。重點聚焦在生物標記、發炎反應、生物能量學和機器學習。建議加強國際合作,未來應優先發展生物標記和AI方法,提升AKI早期診斷與個人化治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急性腎損傷(AKI)在全球是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特別是在墨西哥,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令人擔憂。針對2000年至2024年間的住院患者進行了系統性文獻搜尋,結果顯示墨西哥的AKI發生率高達35%,成人患者的死亡率為36%。需要腎臟替代療法的患者中,全因死亡率更是高達49%。這些數據顯示AKI在墨西哥相當普遍,對公共健康造成重大挑戰,亟需加強相關研究與控制措施。 PubMed DOI

本研究針對1993至2023年間的890篇文獻進行分析,探討人工智慧(AI)在腎臟移植中的應用,這對末期腎病(ESRD)治療至關重要。透過CiteSpace和VOSviewer等工具,識別全球趨勢及主要研究領域。美國,特別是梅奧診所,成為主要貢獻者。研究主題包括AI在捐贈者配對、深度學習在移植後監測及機器學習在個性化免疫抑制中的應用。自2017年以來,AI應用顯著增加,未來趨勢指向個性化醫療及遠程醫療。本綜述為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提供了重要資源,並建議未來研究方向。 PubMed DOI

系統性硬化症(SSc)對腎臟的影響相當關鍵,常引發硬皮病腎危機(SRC),預後不佳。為了了解這方面的研究現狀,我們分析了2000年至2024年期間的文獻,發現共1,339篇相關出版物,且數量逐年增加,引用次數達61,234次。主要貢獻來自美國、義大利及東亞,密西根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在出版和合作上表現突出。關鍵詞分析顯示,近期研究重點已轉向臨床、病理生理機制及血管併發症。本研究提供了SSc及其腎臟受累的研究趨勢與主要貢獻者的概述。 PubMed DOI

腫瘤腎病學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子專科,專注於癌症患者的腎臟損傷。最近的研究分析了2000年至2024年間的文獻,強調腫瘤科與腎臟科醫生合作的重要性。研究涵蓋1,853篇來自73個國家的出版物,顯示年出版數量穩定上升。美國在這方面領先,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貢獻顯著,Meletios A. Dimopoulos等知名作者也參與其中。關鍵主題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化療腎毒性,未來建議進行臨床試驗以深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回顧了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在預測住院病人急性腎損傷(AKI)的表現。共分析了4,816篇文章,最終納入95篇,涵蓋380萬次住院紀錄。最常用的AKI定義是KDIGO-AKI標準。識別出302個預測模型,以邏輯回歸模型最為普遍。預測AKI的關鍵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糖尿病等。預測模型的AUC顯示出潛力,但臨床應用仍面臨挑戰,因為研究間存在顯著異質性和偏差風險。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變是腎衰竭主因,近年研究發現「鐵死亡」是惡化關鍵。2018至2023年相關論文大增,重點在抗氧化、脂質代謝和鐵調控。腎臟有三大鐵死亡防禦路徑,不同細胞對鐵死亡敏感度也不同。雖然已有前臨床藥物展現潛力,但臨床應用還在起步,建議加強臨床試驗和國際合作。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和慢性腎臟病(CKD)彼此影響,會互相增加發生風險。雖然詳細因果還不明,但像發炎或AKI後修復不良,會讓CKD惡化。未來需要更精確的研究,才能發展更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PubMed DOI

這篇系統性回顧探討影響急性腎損傷(AKI)恢復的多重因素,包括生物、臨床及環境層面,並指出目前證據充足與不足的地方。目的是協助醫師和研究人員優化AKI治療策略,提升病患恢復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超過1.7萬名ICU急性腎損傷病人,根據腎功能和尿量變化分成四種亞型。結果發現,腎功能惡化但尿量增加的病人死亡率最高,腎功能改善且尿量穩定的病人預後最好。這有助於未來針對不同AKI病人,提供更精準的治療建議。 PubMed DOI

敗血症引起的急性腎損傷(AKI)是因為身體和細菌之間複雜又快速的互動,讓治療變得很困難。這種情況會同時啟動發炎和抗發炎反應,造成身體辨識混亂和代謝壓力,讓腎臟細胞暫時關閉蛋白質生產。雖然這有助細胞存活,但時間太久反而有害。要找到有效治療,必須深入了解這些變化的動態過程。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