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對於有在用SGLT抑制劑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測量毛細血管血酮,有助於預測未來發生酮酸中毒(DKA)的風險。研究指出,若近期血酮值曾達0.8 mmol/L以上,DKA或嚴重酮症的風險會明顯提高。因此,建議定期監測血酮,能有效預防DKA,也可作為設定連續血酮監測警示值的依據。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常用於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對非糖尿病患者也有益處,但可能增加正常血糖酮酸中毒(DKA)的風險。本案例報告三位使用SGLT2i的患者發展為正常血糖DKA,且皆有其他風險因素,如口服攝取減少和急性疾病。由於缺乏典型症狀,兩位患者的診斷延遲。結論是,醫療提供者需提高警覺,進行用藥審查,及時診斷和管理正常血糖DKA,以改善預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使用SGLT-2抑制劑(SGLT-2i)與未使用者在糖尿病酮酸中毒(DKA)中的嚴重程度。研究涵蓋2013至2024年期間的105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i使用者的重症監護病房(ICU)入院率顯著較高,且血氣結果較差。研究建議在急性事件期間,無論糖尿病類型或血糖控制如何,應暫時停用SGLT-2i,直到病情改善。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 SGLT2 抑制劑對酮酸中毒(DKA)患者的影響。研究納入 51 名 DKA 患者,其中 19 名使用 SGLT2 抑制劑。結果顯示,使用該藥物的患者年齡較高,且只有這組患者出現正常血糖酮酸中毒(EuDKA)。此外,這組患者的尿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發生率較高,而未使用者的血漿葡萄糖水平則顯著較高。總結來說,SGLT2 抑制劑對 DKA 患者的年齡、氯離子水平及感染風險有顯著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進行了網絡Meta分析,評估不同劑量的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在治療1型糖尿病 (T1DM) 時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的關聯。結果顯示,Dapagliflozin 5 mg、empagliflozin 10 mg、sogliflozin 200 mg和400 mg的DKA發生率較高,而Canagliflozin 300 mg的發生率最低。整體來看,SGLT2抑制劑的DKA發生率低於安慰劑,但因在中國屬於非標籤使用,需謹慎並監測不良反應。研究強調使用這類藥物時要注意DKA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 2 抑制劑(SGLT2i)對第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風險的影響。分析了22項隨機對照試驗,涵蓋80,235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i顯著提高DKA風險,合併風險比為2.32。特別是在HbA1c超過7.9%的患者中,風險更高(RR 2.24)。慢性腎病及高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患者的DKA風險也增加,但心臟衰竭患者則無顯著變化。總之,SGLT2i的使用需謹慎,特別是在高風險患者中。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SGLT2抑制劑dapagliflozin對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在停止胰島素治療期間的影響。共招募20名參與者,進行兩輪胰島素撤回,分別在常規護理和服用dapagliflozin兩週後進行。結果顯示,服用dapagliflozin的參與者其β-羥丁酸和呼氣丙酮水準高於常規護理組,且更多人達到顯著的酮體水準,血糖則低於常規組。總體來看,dapagliflozin治療與酮體濃度增加相關,可能增加酮酸中毒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對第一型糖尿病成人來說,呼氣丙酮(BrACE)和血中酮體(BOHB)在一般情況下有中度相關,但在停用胰島素、酮體升高時相關性很高。BrACE超過5 ppm時,能準確偵測血中酮體升高。呼氣丙酮測量在高酮體風險時,是方便又非侵入性的檢測方法。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發現,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SGLT2抑制劑時,血糖控制不佳者多會適度減少胰島素劑量,血糖控制良好者則較少調整。低血糖常見於病程較長、體重較輕者。合併使用利尿劑會增加停用SGLT2i的風險。調整胰島素時,需評估血糖、體重及病程,以降低低血糖風險。 PubMed DOI

SGLT 抑制劑雖然能幫助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並帶來其他好處,但會大幅增加糖尿病酮酸中毒(DKA)的風險。因為這個嚴重副作用,目前還不建議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普遍使用,除非能更好掌握和管理 DKA 的風險。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胰島素缺乏型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發生酮酸中毒的風險較高,尤其是HbA1c超過9%、BMI小於等於25,以及已用胰島素者。醫師開立SGLT2i時,這些高風險族群要特別注意並密切追蹤。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