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多中心研究發現,把血液吸附治療時間從2小時延長到4小時,並維持高血流速,對長期洗腎病人來說是安全的,沒有增加副作用或白蛋白流失,且能更有效清除尿毒素。結果顯示,延長治療時間比現行建議的2小時更有優勢,值得重新檢討相關指引。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標準的三週一次、每次四小時的血液透析方案在兒童中受到批評,因為未考慮殘餘腎功能和病人偏好,導致透析不足。短時間每日透析或夜間透析等替代方案可能更有效,能更好去除尿毒症毒素,改善血壓、心臟健康、成長及生活品質,並減少飲食限制和磷結合劑需求。未來需針對兒童制定國際指導方針,幫助醫生識別受益者,並解決相關的財務和組織挑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三種血液透析方式對腸道灌注和全身性炎症的影響,包括標準血液透析、冷血液透析和高容量血液透析濾過。四十名患者接受為期兩週的隨機治療,分析血液樣本中的微生物DNA及急性期反應標記物。結果顯示,所有透析方式對腸道健康和全身性炎症的影響相似,並未發現細菌轉位或顯著的急性期反應,挑戰了高容量血液透析濾過在這方面的優越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在重症病患中,結合血液吸附(HA)與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的效果與安全性,特別針對橫紋肌溶解症(RM)和急性腎損傷(AKI)患者。研究納入111名病患,結果顯示CRRT + HA組的ICU死亡率顯著低於僅接受CRRT組(18%對42%),住院死亡率也較低(21%對42%)。此外,CRRT + HA組在治療後的肌酸激酶(CK)降低率較高,且未增加不良事件。總體而言,CRRT結合HA療法對RM和AKI病患有助於降低死亡率,且安全性良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四種透析方式,結果發現HDx在清除尿毒素和提升鐵質狀態方面效果最好,特別是在去除尿素和lambda free light chains上表現突出,可能與其抗發炎作用有關。HFR-Aeq效果和傳統透析差不多,而OL-HDF因設定未達標,沒展現預期優勢。總結來說,HDx在這幾種技術中最有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新型SHFVE維生素E塗層透析器和MCO-HD在36位病人身上的效果。結果發現,SHFVE在清除中分子毒素的效果和MCO-HD差不多,但在降低發炎和氧化壓力(像是IL-6、ADMA等指標)表現更好,白血球下降也較少。整體來說,SHFVE-HD除了毒素清除力不輸MCO-HD外,還可能更能保護病人免於發炎和氧化壓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把KHA-200血液灌流器加到標準血液透析治療中,可以更有效清除像IL-6、β2-微球蛋白、副甲狀腺素、同半胱胺酸和磷等中分子尿毒素,收縮壓也降得比較多。總結來說,這種搭配治療比單純血液透析效果更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血液吸附濾芯(HA)加在低通量洗腎(LFHD)時,能明顯提升中、大分子尿毒素的清除效果,但對小分子沒什麼幫助。如果用在高通量洗腎(HFHD)或血液透析過濾(HDF),HA的額外效果就很有限。整體來說,HDF的清除效果最好,HA最適合搭配LFHD使用。 PubMed DOI

這項中國多中心隨機研究發現,擴展型血液透析(HDx)在清除多種中分子尿毒素(如beta-2微球蛋白、游離輕鏈等)方面,效果不輸甚至優於傳統的線上血液透析過濾(HDF),而且安全性也相當。兩種治療在尿素清除率和副作用發生率上沒有明顯差異,顯示HDx是慢性腎衰竭患者不錯的選擇。 PubMed DOI

一項針對巴西8,000多名洗腎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血液透析過濾(HDF)比高通量血液透析(HD)有更低的全因及心血管死亡率,尤其65歲以下效果更明顯,但對感染死亡率沒影響。這顯示HDF有助提升中等收入國家腎衰竭患者的存活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雖然規律接受血液透析,仍有許多代謝物在體內累積,尤其是水溶性較低的種類,且有些過去未被認為與腎衰竭有關。這顯示現有透析方式無法完全清除毒素,未來需進一步研究與改良透析技術。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