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痛風患者,尤其是有腎臟損傷的人,血液中的NLRP3、IL-1β和IL-18濃度都比健康人高,且這些指標和腎功能惡化有關。結合這三項指標,有助於準確判斷痛風引起的腎臟損傷,未來有機會成為診斷和治療痛風腎臟併發症的新工具。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本研究探討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如何影響慢性腎病(CKD)中的高尿酸血症腎損傷。透過對小鼠進行腺嘌呤和鉀氧酸飲食,並分析腎臟病理及功能,發現15種細菌屬的豐度顯著變化,且糞便和血漿中的氨基酸及生物素代謝物也有變化。特定細菌與腎功能、氧化壓力及線粒體自噬相關聯。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症可能加重腎損傷,未來可為CKD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NLRP3炎症小體在草酸鹽誘導的急性腎損傷(AON)患者中的活化情況,以及巨噬細胞亞型的分佈。研究對象包括12名AON患者和24名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ATIN)患者作為對照。主要發現顯示AON患者腎小管中草酸鹽沉積與纖維化正相關,且NLRP3及相關蛋白表達增加。AON患者的M1/M2巨噬細胞比率較低,與腎小管損傷及腎功能下降有關。研究指出NLRP3途徑在AON中被激活,巨噬細胞平衡與腎損傷程度相關,值得進一步探討。 PubMed DOI

NLRP3 發炎小體是一種參與免疫反應的複雜結構,主要由 NLRP3 感應器、ASC 蛋白和 caspase-1 組成。它在促進炎症細胞激素如 IL-1β 和 IL-18 的釋放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激素會引發炎症和細胞死亡。研究顯示 NLRP3 在慢性腎病(CKD)中有多種作用,儘管針對 CKD 的 NLRP3 目標療法已有廣泛研究,但尚無特定藥物獲得批准。這篇綜述探討了針對 CKD 模型中 NLRP3 發炎小體的介入策略,分析其機制及未來療法的發展方向。 PubMed DOI

腎臟在過濾血液、調節水分和電解質、控制血壓等方面非常重要,還能排除代謝廢物和毒素,並限制炎症。腎臟中的樹突細胞幫助維持免疫耐受,防止有害T細胞被激活。但在腎衰竭時,毒素和細胞激素的積累會惡化免疫功能,增加炎症。腎臟也容易受到免疫疾病影響,免疫反應失衡會損害腎功能。近期的研究促進了針對腎病的生物治療發展,本文將探討腎病的免疫學及細胞激素療法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慢性腎病(CKD)3-5期患者中尿酸沉積的情況,特別是無症狀高尿酸血症(AH)與正常尿酸血症(NU)患者的比較。結果顯示,AH患者的痛風病變檢出率高於NU患者,雖然差異不顯著。研究建議使用超音波檢查痛風病變,並強調早期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性,以改善CKD患者的健康狀況。這也顯示腎臟科與風濕科合作的必要性。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線粒體自噬在尿酸腎病(UAN)大鼠腎臟中對NLRP3炎症小體的影響。研究建立UAN大鼠模型,分為五組進行實驗。結果顯示,活性氧(ROS)積累促進線粒體自噬並激活NLRP3,導致腎臟損傷。降低ROS可減少線粒體自噬及NLRP3激活,減輕腎損傷;而抑制線粒體自噬則會加重損傷。體外實驗也證實了線粒體自噬與炎症的關聯,顯示其為治療此病的潛在靶點。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抗尿酸治療抵抗性痛風(UALT-RG)的風險因素,數據來自2007至2018年的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結果顯示,1,811名痛風患者中約9.08%屬於UALT-RG,這些患者通常肥胖、糖尿病比例較高,且腎功能較差。研究指出,身體圓度指數(BRI)和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是UALT-RG的獨立風險因素。建議對有內臟肥胖和慢性腎病的痛風患者,應密切監測血清尿酸並進行早期管理。 PubMed DOI

這項美國大型研究發現,血漿動脈粥狀硬化指數(AIP)越高,腎衰竭風險也越高,兩者呈線性關係。部分原因和發炎反應有關,像是分葉型嗜中性球、嗜酸性球和單核球。結果顯示,血脂異常和發炎都會增加腎衰竭風險,未來可針對這些機制來預防腎衰竭。 PubMed DOI

這項大型世代研究發現,慢性全身性發炎指數(SII、SIRI)越高,CKM症候群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風險也越高,尤其在早期階段更明顯。研究也找出SII和SIRI的臨界值,可有效預測腎功能惡化,顯示全身性發炎是CKM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重要獨立危險因子。 PubMed DOI

這項長達19年的研究追蹤6,700多位無心血管病史的成年人,發現腎功能即使輕微惡化,罹患慢性發炎相關疾病的風險就會上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趨勢很像。即使只是輕度腎損傷,風險也會提高,腎功能最差的人風險最高。這顯示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心臟病,也容易得各種發炎疾病。 PubMed DOI